尼泊爾近來爆發震驚國際的暴動,表面上是因政府宣布封鎖社交平台,激怒年輕世代,但實際上,這場運動遠不止於對數位自由的爭奪,而是長期積累的不滿一次爆發。青年高失業率、菁英家族盤據權力、貪腐橫行,讓一整代人看不到未來。當政府試圖強行移植威權式的網路管控時,年輕人終於走上街頭,用憤怒表達拒絕被沉默的決心。
尼泊爾的政策模式與中共治理方式如出一徹,要求社交平台必須「註冊」、「設置本地聯絡人」乃至強制服從監管,這些都是北京熟稔的手法。中共一向以「國安」為名箝制言論,打造龐大的防火長城,現在類似的制度設計出現在喜馬拉雅山南側,顯然不是單純的巧合。對尼泊爾執政者而言,借鏡中國的監控經驗,也許能迅速集中權力;但對民眾而言,這正是壓垮信任的最後一根稻草。
暴動造成嚴重死傷,迫使政府高層辭職,甚至動搖政權穩定。短期內,這對中國在南亞的戰略布局是挫折。北京近年積極推進「一帶一路」計畫,在尼泊爾投資基建與貸款,原本期望藉此擴大影響力,卻在青年怒火中被間接牽連。對許多尼泊爾人來說,任何與貪腐政權交好的外來勢力,都可能被視為共犯。中共長年以經濟援助換取地緣支配,如今卻反而讓其「威權輸出」形象更加清晰。
這場運動可能成為區域示範。南亞其他國家同樣面臨貧富差距、政治腐敗與青年焦慮。如果尼泊爾的年輕人能迫使政府讓步,那麼孟加拉、斯里蘭卡乃至更遠的地區,也可能出現仿效效應。對中共而言,這無疑是軟實力的潰敗。北京雖然可以透過金錢暫時維繫盟友,但一旦社會內部掀起對威權模式的抵制,金錢恐怕難以掩蓋其本質。
尼泊爾暴動的意義不只限於加德滿都街頭。它提醒我們,數位自由與社會公平是年輕世代最不可侵犯的底線。中共處心積慮地輸出其「網路鐵幕」與統治模式,企圖讓更多國家走上管控社會的道路。然而,這種手段或許能暫時壓制異議,卻必然種下更大的反抗。尼泊爾的火焰,正是對威權模仿者的警告:任何政府若選擇站在人民自由的對立面,終將在青年怒吼中失去合法性。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