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無意外,柯P將於今日交保,睽違一年,或又將重現往昔「餵鯊魚」、受到鎂光燈聚焦的日子。當然,如此重磅級的人物回歸,說不會衝擊未來的政壇走向,絕對是騙人的。無論其是否仍繼續寄情於政治,藍綠白之間的合縱連橫,註定都將因著柯P的一舉一動而瞬息萬變。就您的觀點,怎麼看柯P重返政壇一事呢?
我的答案,一如本文標題,「綠鼓掌,藍怕爆」!
先說說綠營方面,總是不朝著「政治干預司法」的角度去揣測,畢竟,賴總統才剛宣示「行政干預司法時代已過去了。」(咦?!)但怎麼就那麼湊巧,在找回三朝常勝軍師、曾狂妄的說著「割喉要割到斷」的邱義仁操刀2026地方大選後,幾乎就在同一時間,柯P便獲得7千萬交保的裁定,時間上的巧合,怎能不讓人多做聯想呢?莫非,柯P放出來,對綠營未來的選情,會是一劑強心針麼?
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不說遠的,就談現在,若非柯P交保的重磅消息佔據各大新聞版面,如今媒體所關注的,會是甚麼呢?賴清德與柯建銘的政爭加時賽?還是綠媒泣台高層之子疑似性侵女藝人的新聞呢?
方方面面,幾乎一面倒的都是對綠營極為不利的消息,這時候放出柯P,絕對有稀釋輿論的效果,藝人八卦或許仍會是茶餘飯後的獵奇資訊,但本該是議論賴主席與老柯「兩個太陽」之爭的政治焦點,瞬時間,這太陽的主角,已變成柯P與黃國昌,這不就達到目的了麼?只要假以時日,當媒體不再關注綠營賴柯之爭,老柯沒了輿論風向的底氣,被拉下來只是遲早的事,則賴主席不就笑在最後了麼?!(端看立院新會期,綠營黨團幹部無人敢登記,就知道老柯氣數已盡了。)
至於綠營更為長遠的謀略,自然是與裂解「藍白合」有關。或許大家已然忘記,在柯P主政下的民眾黨,藍白何曾合過呢?
從選前撕毀藍白合六點協議開始,到君悅宴難看到爆的「五漢廢言」,再到選後柯P去見了蔡前總統,希冀開啟綠白合的契機,引致於在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之際,「綠白合」的說法不脛而走。種種的舉措,都足見柯P在行走政壇的核心思維,不以單方押注,而是採取遊走於藍綠之間,藉以尋求白營的最大利益。相較於現任主席黃國昌與藍營之間的如膠似漆,假若未來柯重新主掌大權,則該擔心的,恐怕是藍、不是綠吧!
對藍營而言,放眼2026地方大選的「藍白合」,面對柯P向以「利益最大化」為競合目標的策略,該拿出甚麼樣誘人的籌碼,才是最頭疼的煩惱吧!
畢竟,選舉不同於罷免,先前的大罷免,不涉及白營席次的增減,基本上只要營造和諧的氣氛,讓白營支持者願意積極出來投票反罷免,則「藍白合」便水到渠成。但地方大選,無論是縣市首長或議員,擺明了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莫說檯面上的老將想著鞏固現任優勢,底下躍躍欲試的新秀們,都搶破頭想獲得提名,試問還有多少席次可以讓?若可以端上談判桌的籌碼微乎其微,則可以預期的,2026在激戰區絕對又將重演2024「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情景,能不令藍營畏懼麼?
當然,具體的走向如何,重點還是懸在柯文哲自己的一念之間。就我的揣測,以下兩個思路將影響著未來政局走向。
首先,若柯P為報身陷囹圄之仇,純粹為復仇而來,則順應著當下藍白所營造出來的團結氣勢,處處將姿態放軟,近似於當年「連宋配」啟動的「國親合」模式,讓藍白兩黨更加緊密的合作,力求在2026、乃至於2028取得壓倒性勝利。藉以為自己的官司平反,而不在乎民眾黨的成長,乃至於自己未來的位子為何,則拉下萊爾校長、實現政黨輪替,也許真的指日可待。但這代價,恐怕就是白營會走向式微,甚或成為藍營旗下的一股新興勢力,如此,報了仇,卻沒了舞台,這會是柯P想要的麼?
其次,若柯P意識到,現下可以交保出來,乃截因於白營在大罷免與核三公投所展現的強大氣勢,則為了繼續保有「神功護體」的能耐,避免民眾黨不被邊緣化,將會是其首要考量。如此一來,就會回到進土城看守所前的思緒,凡事以利益最大化為宗,繼續遊走在藍綠之間,不輕易對「藍白合」做出承諾,屆時再一次重演「君悅分手擂台秀」,也不需要太意外。但那時候,看著邱義仁再露出那一抹「秘書長的微笑」,看著賴主席再繼續搞團結十講大放厥詞,這又是否會是柯P想要的麼?
世局詭譎多變,若您問我,前述的兩種情境,會導向哪一方?基本上,我是悲觀看待的,畢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就是柯P啊!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