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經濟理論相對衡量觀點
策略經濟理論在衡量策略效果時, 不會只衡量一家廠商的策略效果,也不會只衡量策略的眼前效果。我們很難碰到這種狹隘眼界的無知經營者,也很難遇見這種短視的盲目投資者,但是我們卻常常在中國國民黨內看到這種決策者。最近,中國國民黨在全台到處耀武揚威,宣稱其在立委罷免大獲全勝,這是自欺欺人。
同期不同組織表現的相對觀點
從策略經濟理論相對衡量的觀點來看,這一次民間發動連署階段,國民黨立委的大罷免全數過關,相對於中國國民黨發動對民進黨立委的罷免連署充滿欺騙作弊,全未通過。這種相對結果就是台灣人民的大勝利,讓所有被列入罷免名單的中國國民黨立委從媚共賣台行徑變成驚惶失錯。罷免國民黨立委絕不是國民黨口中所謂台灣人對藍營的仇恨,這是台灣人自保民主主人的權利。
長期對上短期在同一組織表現的相對觀點
第二種策略經濟理論相對衡量觀點是: 比較民間發動連署罷免國民黨立委之前的媚共行為,相對民間連署罷免的警告對其未來的行為改變效果。如果無效,台灣人民就必須對這些中國國民黨立委在其連任時,再發起一次反對賣台國民黨立委連任運動。
反台獨歪理
那些以其他民主國家沒有台灣這種罷免制度,鼓吹廢止罷免權利的人也心知肚明: 美法德日等民主國家的反對黨沒有反美獨、反法獨 、反德獨、反日獨的在野黨。台灣內部的中國國民黨將反台獨列入其黨綱,企圖從根摧毀台灣人抵抗外侮的命脈。
結論:摧毀台灣意識是中共侵台前哨戰
在國共兩黨長達50年多的反台獨宣傳與教育洗腦之下,我們已陷入他們設計的反台獨迷魂陣中。國共兩黨最擅長抹黑策略運用手段,嚇阻我們不要支持台灣意識形態,台灣人沒有台灣國家獨立的意識形態,我們就無抵抗中共侵台的意志。這必然導致惡性循環,進一步誘使中共發動侵台戰爭。
林維熊(堪薩斯大學賽局策略博士、曾任台灣科技大學企管系策略組召集人、經濟部產業發展與台灣高鐵規劃顧問)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