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彙整參閱『台灣建國學』;台灣憲法學會前理事長許慶雄教授著。以及FACEBOOK「許慶雄の憲法私塾」專論。
內容摘要:
台灣建國聲勢弱化消失與建國運動出現錯誤的認知和主張有關,尤其是控制媒體話語權的政客與各政黨,長久以來一直製造錯誤的理論、訊息,誤導台灣人相信「中華民國、台灣是國家」。導致許多台灣人,將中華民國政府與台灣是國家混為一談。台灣社會完全沒有免疫力,一旦被中華民國病毒傳染立刻精申錯亂。例如,台灣明明「不是國家」,卻說成只是稍微不正常的「國家」。如此的演變、發展,都和台灣獨立運動一再強調 「台灣地位未定」、「台灣不屬於中國」、「台灣主權屬於台灣人」這些說法有密切關係。以下探討「台灣地位未定」相關問題。
一、暫時的「未定」論爭中台灣人民是有機會建國
(一) 「台灣地位未定論」出現於戰後初期。美國阻止蔣介石遷台的暫時未定論。1949年美國開始表明台灣地位未定論,主要原因是,1948年底國共內戰情勢逆轉,美國決定從國共內戰中脫身不再介入,卻也認為如此台灣終將落入中共之手,因此提出「台灣地位未定論」,或許可以避免台灣落入中共手中。蔣介石也因此警告官員,台灣法律地位與主權在對日和會未成以前,不過是我國(中國)一託管地之性質,不可以強調台灣成為反共堡壘。所以當時,「台灣地位未定論」是美國與國民黨政府都有認知的暫時未定論。
(二) 若要堅持這樣的未定,也只能將時間點定在,自1945年日本戰敗至1952年≪舊金山和約≫確定日本放棄對台灣領土主權這段期間。雖然當時出現一些不一定把殖民地台灣歸還中國的聲音,但是當時台灣人的大多數,完全沒有獨立建國的意願,所以台灣不歸還中國並未形成。
(三) 「未定」是指,戰勝國與日本的和平條約成立之前,或未經聯合國討論之前,台灣地位是暫時的未定。美國積極介入台灣地位的決定性原因是,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為守住西太平洋的反共防線,美國政府一改先前的消極態度,總統杜魯門於是主即發表「韓戰聲明」,其中宣布「台灣海峽中立化」,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海峽。此「台灣海峽中立化」,即為「台灣地位未定論」的起源。美國宣布「台灣海峽中立化」理由中包括: 接下管理台灣之責任的中國國民黨政府不夠稱職,造成二二八事件。然主要原因是,美國認識到,台灣一旦受中共統治,成為蘇聯軍事基地之可能性提高,後果堪慮。
(四) 「台灣海峽中立化」宣言中,台灣人民應該擁有「人民自決原則」公開被提出。但是中國國民黨政府專制統治下的台灣人民,卻完全被封鎖資訊,也無法表達自決主張。何況包括林獻堂領導的台灣文化協會,和其他台灣代表,皆向同盟國人員眾口同聲表示:「台灣要重回祖國懷抱」,讓台灣失去一次託管或獨立的機會。
二、聯合國「中國代表權」影響台灣地位
前述 「台灣地位未定論」的起源和由來。其後的發展與事實是,中華民國政府佔領台灣至今,「台灣屬於中華民國政府之下的中國」,美國與西方國家後來為何支持中華民國政府繼續占有台灣,這麼一來等於是承認中國擁有台灣的領域主權。主要是為了掌控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中國代表權」。
(一) 1945年10月24日通過的≪聯合國憲章≫第23條規定,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是(法蘭西共和國、中華民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是聯合國的核心決策國家。中國代表權若是由北京政權取得,在當時會對西方各國形成很大的威脅。
(二) 中華民國政府繼續代表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中國,對西方各國掌控安理會非常有利。但是,蔣介石的中華民國政府當時只有統治台灣,西方各國若主張「台灣地位未定」、「台灣不屬於中國」,等於直接否認蔣介石的中華民國政府代表中國的正當性,也無法擁有代表出席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合法性。
(三) 任何人想也知道,代表中國的政府,怎麼會設在「地位未定」、不屬於中國的台灣,而且是由台灣派出代表,出席聯合國安理會?同時,美、日、法等西方各國的駐中國大使館,竟然也是設在「地位未定」、不屬於中國的台灣、台北,這也太荒謬了!
三、美國政府期待台灣的軍事力
(一) 1950年代美國政府改變對蔣介石的中華民國政府來台後的態度,也是改變「台灣地位未定論」與台灣屬於中國的原因。1948年蔣介石及國民黨高層,開始將資產、人員、家屬等撤退至台灣,主要部隊也撤往台灣,軍民合計約一百二十餘萬人。美國及各國已經無法採取任何驅離行動,或排除中華民國政府遷台的既成事實。中華民國政府於是宣布將台灣定位為中國的台灣省。
(二) 美國若是主張台灣人有殖民地「人民自決原則」,支持台灣人獨立建國,主張「台灣不能歸屬中國」,更是與當時沉默的台灣人與台灣社會的現實狀況不符合,如此必將危及台灣的穩定。
(三) 美國不再否認「台灣歸屬中國」。美國軍方與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都認為,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的軍力,雖然無法反攻大陸,但是在軍事上牽制北京政權東南沿海,具有實際效果,並和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進行軍事合作。
(四) 1954年12月3日簽訂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正式名稱是≪中華民國與美利堅合眾國間共同防禦條約≫,這是中華民國與美國在台灣簽訂的國際條約,進一步落實台灣屬於中國。
最後,反對「台灣建國學」論述的學者專家都沒有指出,「台灣建國學」的建國理論和觀念錯誤之處。特別是針對1990年代修憲、國會全面改選、廢省、總統直選之後,為何中華民國體制在台灣已經變成國家,台灣已經獨立的說法,提出有效的理論論述。「台灣建國學」因為資源弱小,也被封殺沒有機會與反對者辯證,所以至今對於主張的建國理論和觀念也無能為力推廣,只能一再指出,建國陣營、民進黨內部與學界,誰的建國理論和觀念有問題,誰應該負起台灣建國聲勢弱化消失的責任。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