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成功者回顧人生時,總歸結為一句:「我只是運氣好。」但真正影響命運的,從不只是個人努力,而是時代、選擇與「你與誰同行」的總和。
若你在1980年代畢業,並選擇投入資訊科技產業,不論身在美國或台灣,幾乎都站在一場歷史級浪潮的起跑點。你不是幸運,而是正好踩上資訊革命的節奏。當時PC剛普及、網路尚未普及,矽谷與竹科剛剛發芽,從微軟、Apple到台積電、華碩,一連串新創與製造鏈在你腳下展開。
資訊業帶來了技術力、產業紅利與資本機會,但真正拉開人生差距的,卻往往不是能力,而是「品格與人脈」。
你是否誠信待人?你是否值得信任?這些價值,在科技業更顯重要。因為你寫的不是一行程式,而是一整條商業流程;你處理的不是一筆訂單,而是企業命脈。如果你不守信、不負責、見利忘義,這個產業不會寬容你。科技圈運轉迅速,卻記憶深刻,真正能長期被尊敬與依靠的,是那些說到做到、不貪不欺、做人有原則的人。
此外,你所交的朋友、選擇的夥伴,也將決定你走多遠。資訊業是一個高度協作的場域,沒有人能單打獨鬥。你是否願意與比你強的人同行?你是否與正直、進取、共好的人為伍?你是否在彼此信任中創造複利?這些,才是比履歷更重要的人生資產。
我身在美國三十年,創業至今深刻體會:人,是命運的放大器。選對產業,是站上跑道;選對人,才是真正的起飛。
今天的台灣年輕人,面對AI、量子科技與數位治理的新時代,也正在選擇自己的人生起點。我想說,成功不是靠天份,也不只是努力,而是靠你是否站對時代、交對朋友、守住原則。技術會過時,產業會變動,但品德與人品,會讓你在任何風口都能穩穩站住。
文/蕭錫惠(紐約NPI電腦公司總經理、民進黨美東黨部前評議委員)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