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聞報導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血尿與腰痛等健康問題,去醫院檢查,發現其尿道結石未完全排出,堵塞輸尿管導致水腎,醫療團隊已安排於4月2日進行手術,他的律師團同時以健康為由聲請停押,但台北地院尚未裁定。這讓人思考,在現代的法治下,健康是否應該被視為法律判決的最重要考量?
在現在的社會中,健康是每個人基本的權利,當面臨健康危機時,應該得到及時且有效的醫療照顧,尤其是這些健康問題對生命構成威脅時。柯文哲的健康狀況顯示他正面對一個可能會進一步惡化的醫療問題,若無法在羈押中獲得足夠的醫療照顧,將會對他的健康造成不容忽視的危害。這時候,健康問題是否應成為法院裁定停押的重要依據。如果因為羈押導致無法獲得有效的醫療,或是健康惡化進一步引發不可挽回的後果,法律是否應該容忍這樣的風險?
在現代的法治之下,健康常常被視為改變羈押措施的因素之一,特別是當囚犯或被告人的健康狀況危急或是有生為危險時,法律應該做出人道的安排,畢竟法律面前,每個人都要享有平等的醫療待遇。然而,當涉及到停押請求時,法院也會考慮案件的其他層面的問題,例如:「案件的重大性、逃亡的風險、社會安全等」,儘管如此,健康應該是其中優先考量的因素。
健康在法律面前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希望法院能夠以最人道、在合乎法律精神的方式,做出公平公正的裁定。
文/陳歆媃(學生)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