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權宜輪頻繁出沒於台灣周遭海域,涉嫌破壞台灣海底電纜,筆者認為此舉涉及情報收集、軍事威嚇、經濟層面等多重戰略目的考量。
首先,海底電纜承載國際間的通信流量,包括跨國的電話、網絡及金融交易等。中國監控台灣海底的通信和數據傳輸系統,破壞、干擾海底電纜的運行,旨在收集資訊及削弱台灣通信能力,透過控制或干擾海底電纜,可以監控台灣與外界的通信頻率,甚至可擷取或篡改傳輸中的信息,當戰爭或危機情況下,切斷海底電纜將影響台灣與外界的連接,削弱台灣的指揮控制能力,對台灣的防禦能力構成嚴重威脅。
其次,海底電纜在軍事領域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跨國的信息交換和指揮調度,中國破壞或干擾海底電纜,可限制台灣內部的軍事通信及切斷台灣與他國的情報共享。台灣依賴海底電纜進行軍事通信,若海纜受到損壞,將限制軍事指揮及情報交流,在戰時,將使台灣的防禦能力大幅下降,且台灣的情報系統依賴海底電纜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流,若電纜遭破壞,恐使台灣在戰時無法與外界獲取聯繫,錯失求援機會。
再者,海底電纜是台灣經濟活動的重要基礎設施,包括金融交易、跨國企業運營和其他商業活動等。海底電纜遭破壞恐影響台灣的金融系統、電商、股市等,使台灣陷入經濟混亂,進而加深對中國的經濟依賴。
最後,中國藉由破壞海底電纜,向台灣及國際社會彰顯其對台灣的軍事控制能力,此舉不僅是實際操作的威脅,也是心理戰的一環,透過掌控台灣關鍵通信基礎設施,打擊台灣的士氣和防衛信心。
破壞台灣海底電纜對中國而言有諸多戰略利益,如收集所需情報、削弱台灣的通信與軍事指揮能力、加大對台的經濟控制及外交壓力等,能強化中國對台灣的控制,藉此提供更多的籌碼給中國,使其於未來的政治談判中擁有主導權,呼籲台灣政府必須謹慎應對。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