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於巴黎舉行的人工智慧(AI)行動峰會上,法國總統馬克宏宣布,未來幾年內,法國AI產業將獲得總計1090億歐元的投資承諾。  這一重大投資計畫旨在強化法國在全球AI領域的地位,並推動歐洲在該領域的競爭力。

此次投資涉及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和投資機構。加拿大投資公司Brookfield計劃向法國的AI項目投資200億歐元,主要用於開發資料中心和AI基礎設施。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投資未來幾年可能達到500億歐元。此外,亞馬遜承諾投資超過12億歐元,用於在法國發展雲端基礎設施。Apollo Global Management則為AI能源相關投資提供了50億美元的初始資金。

Digital Realty計劃在巴黎和馬賽加深資料中心的投資,總額可能達到60億歐元。Equinix計劃投資6.3億歐元,用於在巴黎和波爾多建設資料中心。AI雲端平台公司Fluidstack與法國政府簽署了諒解備忘錄,計劃建設全球最大的AI超級電腦之一,初始投資為100億歐元,預計於2026年投入運營。此外,獲得Nvidia支持的法國初創公司Mistral AI計劃推出歐洲最大的超級電腦,同時加深與法國企業的合作。  

馬克宏強調,歐洲需要加速在AI領域的投資,以在全球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他指出,法國擁有強大的核能產業,能夠提供大量的低碳能源,這對於資料中心的運營至關重要。他還表示,法國將簡化行政手續,以加速AI項目的推進,並以重建巴黎聖母院的速度為榜樣,推動AI領域的發展。  

這些投資承諾顯示了法國在AI領域的雄心壯志,旨在鞏固其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地位。透過吸引國際投資,法國希望在AI基礎設施、研究和應用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並推動歐洲在該領域的自主性和競爭力。

近年來人工智慧(AI)已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核心,法國正積極投入開源AI技術,試圖在這場競賽中占據一席之地。從Mistral AI的挑戰到Hugging Face的崛起,法國的發展策略值得台灣借鏡。

法國初創公司Mistral AI於2024年初推出了一款世界級AI模型,並迅速獲得Nvidia、Andreessen Horowitz等國際投資者的支持,顯示市場對歐洲AI技術的高度信心。然而隨著中國DeepSeek等競爭對手的崛起,Mistral面臨更嚴峻的競爭壓力。這不僅是一場技術競爭,更是一場全球產業佈局的戰略競爭。

巴黎的Station F孵化器已成為AI創新的重要基地,培育了Hugging Face、Mistral等知名企業。這種產業聚集效應不僅能加速技術發展,也有助於建立完整的AI生態系統,讓法國在全球AI競爭中獲得更多發言權。相較於美國以企業為主導的AI產業發展模式,法國政府與產業界的緊密合作,使其成為全球AI領域的重要競爭者。

開源AI模式已成為法國AI發展的關鍵策略之一。Hugging Face提供的開放AI工具讓研究人員和企業能夠自由使用與改進,促進技術創新。這種策略與美國OpenAI的封閉式發展模式形成鮮明對比,也讓歐洲在AI競爭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台灣作為科技重鎮,在半導體、電子製造等領域擁有領先地位,但在AI領域的開源生態系統仍有待加強。法國的經驗顯示,政府與企業若能攜手推動開源AI,除了能吸引國際投資,也能促進國內技術發展,降低對美國技術的依賴。建立AI孵化器與創新基地,打造類似Station F的創新中心,能夠吸引AI人才與企業聚集,形成技術交流與合作的良性循環。

法國的開源AI戰略不僅提升了自身技術競爭力,也讓其在全球AI格局中占據一席之地。台灣若能參考其模式,加速AI生態系統的發展,將有機會在全球AI競爭中建立獨特優勢,確保未來在這場技術競賽中不落人後。此外政府可提供資金支持本土AI團隊,鼓勵開放技術發展,讓台灣AI產業與國際開源社群接軌。同時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優勢若能與開源AI技術結合,將能創造更多技術突破與商機,進一步強化台灣在全球科技產業鏈中的地位。

楊聰榮(中台灣教授協會理事長,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