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全球戰略布局展現了其在國際社會中的高度戰略思維與前瞻視野。在全球政經局勢動盪與地緣政治風險升高的背景下,台灣正以「北向、東向、南向、西向」四大戰略為核心,積極建立多層次、多元化的國際合作網絡。透過深化與美國、日本、韓國等國的合作,台灣不僅加強科技創新、供應鏈安全與區域防衛等領域的夥伴關係,也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科技與產業鏈中的關鍵角色。特別是在半導體、資安與AI技術領域,台灣與民主盟友攜手,強化技術互信與產業鏈整合,形成堅不可摧的民主科技聯盟,確保民主國家的科技競爭力與安全。

台灣透過掌握全球科技產業鏈的制高點,強化了與美國西岸科技重鎮的深度連結。矽谷與舊金山灣區作為全球創新中心,為台灣提供了關鍵技術交流與產業合作機會。透過半導體產業的策略性投資與技術合作,台灣確保了自身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不可取代性,並在資安、綠能、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領域發揮關鍵影響力。這種科技創新合作不僅強化台灣的全球競爭優勢,也讓台灣的科技實力轉化為國際話語權,使其在供應鏈安全與數位治理的議題上扮演領導角色。

除了與民主科技強權深化合作,台灣也積極拓展多元市場布局,以強化經濟韌性與國際競爭力。透過與印太經濟體的經貿合作與供應鏈整合,台灣逐步擴大與東協、印度、澳洲及紐西蘭的經貿聯繫。這不僅提供了分散經濟風險的契機,也加強了台灣與區域夥伴在數位經濟、智慧製造與綠色科技領域的協作。這些合作不僅擴大了台灣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也為區域經濟注入新動能,使台灣在區域經濟格局中占據更具戰略價值的地位。

在與歐洲民主國家的合作上,台灣通過與捷克、立陶宛、波蘭等中東歐國家的夥伴關係,深化了科技、經貿、醫療與教育等多層次交流。這些國家與台灣在人權與法治價值觀上擁有高度共鳴,使雙方的合作在全球供應鏈重組與能源轉型的大趨勢下更具戰略意義。特別是在綠能發展、半導體供應鏈與數位科技領域的合作,台灣與歐洲的夥伴關係有助於建立更加穩固的民主科技聯盟,並推動全球民主陣營的經濟整合與技術升級。

台灣的四大戰略布局清楚展示了其作為全球民主價值堅定守護者的重要角色。在全球民主陣營中,台灣不僅體現在對民主、人權與法治原則的堅持,也展現在其作為全球科技供應鏈樞紐、印太區域安全支柱與經濟發展推動者的多重身份。這三者的結合,使台灣的國際戰略價值日益凸顯。在面對未來挑戰的同時,台灣需要進一步深化與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推動數位治理、綠色轉型與高端人才培育,以確保自身在全球經濟與科技發展中的核心地位。靈活運用多邊與雙邊合作機制,不僅有助於維護區域安全,也確保台灣在國際社會中的主動權與影響力。

綜合而言,台灣透過經濟合作、科技創新與民主價值的緊密連結,穩固了自身在全球戰略布局中的地位。作為全球民主陣營的關鍵支柱,台灣不僅將持續深化與民主夥伴的科技與經貿合作,也將進一步推動全球供應鏈重組與數位治理的規範發展。在這個關鍵的歷史時刻,台灣不僅是印太區域的戰略支點,更是全球民主科技與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未來台灣將以更加堅定的步伐,持續為全球和平、經濟繁榮與民主價值的維護貢獻力量,成為國際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

楊聰榮(中台灣教授協會理事長,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