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網信辦發布了名為「清朗·2025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的行動計畫,並將持續一個月,據該辦稱,計畫的目的在於加強對網路空間的監管,清理不良信息,規範網路言論,為中國大陸的網路環境營造一個更加清新、健康的氛圍。但事實上此舉恰恰反映出中共當前對網路及言論管控的高壓態勢,以及在新興數位時代對網路秩序的強化治理。
網路整治與強化管控的背景
「清朗·2025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與過去幾年網路管控的強化趨勢相一致,旨在透過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對網路空間進行全面的整治,包括加強對不良信息、虛假內容、低俗娛樂等方面的管控,目的是維護網路環境的安全與清朗。
其次,自「網路安全法」的出台以來,網路監管在中國大陸的政策體系中日益重要。近年來,政府對社交媒體平台、網路新聞、網路直播等多元化網路形式進行了越來越多的管理與審查,並且對網路言論、信息傳播進行了更加嚴格的規範。這一類型的行動和政策,無論是在節慶期間還是常規時期,均顯示出當局對網路環境的高度關注和強力管控。
言論管控的核心目的與實施手段
這場為期一個月的網路環境整治行動,強調的核心目標是清理「有害」內容、打擊網路暴力和虛假信息,尤其是對社交平台上的低俗內容和不當言論進行整治。報告中指出,將重點打擊網路謠言、政治不正確的言論以及對社會秩序、民族情感、國家形象等方面造成負面影響的言論。
政府強化言論審查的手段包括但不限於,要求社交媒體平台加強自律,對用戶發表的內容進行篩查與審核,並對違規的帳號進行封禁處理。許多平台已經部署了自動化算法來篩選和刪除不符合規範的內容,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網路言論的規範性,卻也使得言論自由的空間進一步受限。
網路空間的「清朗化」與言論自由的矛盾
在「清朗」的名義下,這場整治行動不僅僅是對低俗內容的清理,也對某些形式的言論進行了進一步的限制,引發外界對言論自由的擔憂。儘管中共當局強調這一行動的目的是保護公眾免受有害信息的侵害,但網路空間的治理是否過度,是否過多地限制了公民的言論自由,卻無疑成為爭論的焦點。
其次,如此的強力管控措施往往會壓縮正常的社會討論空間,對那些敢於表達不同意見的人群產生威脅,言論的規範化常常形成「一言堂」,在對敏感話題的討論中,限制多元觀點的呈現,甚至使得一些合法的政治或社會表達遭遇封殺。
社會反響與民眾對管控行為的反感
在中國大陸,官方雖強調此類行動是為保護公眾利益,但不少民眾對過度的網路管控表示不滿,並指出這樣的行動過於強調對網路內容的審查,對言論的過度控制可能會帶來負面的社會效應,甚有部分網民表示,這樣的行動可能會將本來應該有的自由討論壓制下去,從而影響到民眾對社會問題的表達與關注。
其次,過度的網路管控不僅限制個人言論的自由,也降低社交平台和網路論壇中信息交流的多樣性。部分群體對「清朗」行動感到反感,認為這是對思想與觀點的一種壓迫,甚至產生「自我審查」的現象,許多人在發表言論時會因為擔心遭到審查而有所顧慮。
矯枉過正或將加劇社會不滿情緒
雖然中國大陸的網路管控行為強調對有害信息的打擊,但這樣的過度干預卻也帶來了不少民眾的反感。很多網民認為,政府在為了維護所謂的「清朗」環境而進行過度監管時,忽視了言論自由和多元觀點的重要性。尤其在如今信息傳播迅速、社交媒體平台成為人們主要表達思想和交流觀點的渠道時,這樣的管控行為可能會導致言論環境的單一化,甚至讓許多民眾對言論的自由表達產生恐懼,而或將加劇社會的不滿情緒。
Vincent國防事務研究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