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政次葉丙成教授在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因材施教:成就每個孩子」國際研討會,批評「因材施教」仍太權威,宜改成「因趣導學」,讓孩子有自主學習能力,而過往大學培育專才,教育部擬推動新政策,8所大學將開始試辦「通才跨域的新學士」,學生可選擇4個領域,例如AI、經濟學、心理學和文學,學分修足即可拿到學位。
葉政次的批評,也引發關心此議題的學者對孔子「因材施教」的詮釋權論辯。事實上,教育部葉政次的「通才跨域路線」是對的,也可有效提高大學生就業率!
大學端本需要培育學生有跨領域能力克服就業挑戰,大學在課程設計上,必須同時培育學生扎實的基礎科學訓練,以及跨領域整合的能力,是最基本的教學標準與學習要求;必須在擁有這樣的能力基礎,學生才足以面對未來千變萬化的時代風潮,有這樣跨領域的宏觀視野,具備懂得學習結合,靈活運用這些不同領域的知識。專業內內行,專業外不外行,才讓教育培養出具備人文社會學科素養的科技人才、關懷社會現況的領導人才,得以有實力正面迎接全球化的人才競爭與世界挑戰。
現在葉政次用行動將上述教育理念,透過教育部等公部門力量去推動落實。而辦國際研討會就是要聽到各種不同聲音,懂得運用不同聲音才能帶來新能量!正因為葉丙成教授是教育部官員,所以更要提出批評聲,該批評要批評,該革新要革新,勿忘孔子本身就是第一個做教育革命行動的老師,打破教育被貴族階級的壟斷控制!
文.張天泰(政治工作者、教育博士)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