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月31日宣布,自6月15日起,來自台灣的滑油基礎油、加工布料、紡織物等134項產品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以下稱ECFA)的關稅優惠。112年12月21日,中國也以「台灣長期單方面對大陸採取歧視性貿易限制」為由,禁止台灣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種化學產品使用ECFA的協定稅率。


此舉將造成下述負面影響:
1、經濟脅迫與政治干預:中國逕自中止適用ECFA關稅優惠的品項是「經濟脅迫」,試圖通過經濟手段達到政治目的,此舉破壞兩岸經貿合作的互信基礎,不利於兩岸和平穩定。
2、影響台灣企業與民眾福祉:對134項台灣產品中止關稅優惠,可能對台灣相關產業和企業帶來負面影響,進而影響台灣民眾的生活和經濟利益。這種做法對兩岸同胞福祉無益,只會增加兩岸的對立和摩擦。
3、損害區域經濟穩定:兩岸經濟關係密切,貿易摩擦和經濟制裁可能對區域經濟穩定造成負面影響。兩岸經貿合作是亞太地區經濟穩定的重要一環,中國的舉措可能導致區域經濟的不穩定。
4、國際社會反應與形象受損:國際社會普遍反對以經濟手段達到政治目的的行為。中國的行動可能引起國際社會的批評,損害其國際形象,並可能影響其他國家對中國的經濟信任,導致中國在國際經濟中的孤立。
5、違反貿易協議精神:中國中止部分產品的關稅優惠,違背了ECFA協議的初衷。ECFA旨在促進兩岸經濟合作與交流,單方面中止優惠破壞了協議的公平性和穩定性,損害了兩岸企業的利益。

綜上所述,中國中止部分台灣產品的ECFA關稅優惠,將削弱兩岸經貿合作,對台灣企業和民眾帶來經濟壓力,並破壞區域經濟穩定,這種經濟脅迫手段可能引發國際社會批評,損害中國的國際形象,並加劇兩岸關係的緊張和對立。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