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上周五總質詢風波延燒,立委爭論出錯源頭,立法院長韓國瑜在今日召集三位黨團總召協商,起因為因多名要質詢的立委未到場,韓逐一唱名三次後,宣布院會休息,遭民進黨立委抗議剝奪質詢權,藍白立委則力挺韓。

 

有親藍論者說韓此舉「被棄權」招式痛電綠營立委,綠營則稱質詢權被侵犯無理剝奪,朝野立委卻持續叫陣。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昨批評「沒有遲到的立委,只有早退的院長」,立委都是依據議事處事先通知的時間,按表操課,依序等候,國民黨立委翁曉玲則認為,此事件有警示意味,未來立委都會更謹慎。

 

  然而,回顧立法院議事歷史,從王金平院長時代一直到蘇嘉全、游錫堃,皆是遵循議事慣例,議事人員在總質詢期間會排定週二和五,安排委員質詢,會事先公布並讓立法委員知道星期幾、幾點幾分要來總質詢,委員們就會自己抓好時間從立院辦公室走到議場等候質詢。過去如果有委員排定好質詢後要改成書面質詢,基本上主席收到後,都會要求議事人員一定要通知後面所有委員,要把質詢時間往前移。

 

  韓此招搶盡風頭,但必須適可而止,因只要每次質詢時,安排一個黨內委員現場說要改書面,立法院長或副院長就開始把後面的名字快速唸過去,那後面等待的委員就通通不用質詢,故韓國瑜院長還是需要保持應有的高度,維護立法院所有委員的質詢權。

    最後,韓老大整頓陋習制度立意良好,勿過了頭成立威鬥爭手段!

 文.張天泰(政治工作者、教育博士)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