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賴清德宣布訪美開始到現在,中國已經在台灣周邊舉行了好幾回合的實彈演練,中間還穿插軍機繞台和軍艦繞島的戲碼,各種威脅恫嚇都是要讓台灣的民心屈服於武統威脅的淫威下,但觀察台灣島內的狀況,卻發現中國這種威脅恐嚇的模式似乎沒有多大的效果,而即便新聞留言或社群媒體內也鮮少看到有人在討論中國的武統威脅,似乎負責帶風向的中國網軍都消失了,這到底怎麼回事呢?

依筆者拙見,中國網軍並沒有消失,只是他們已經把宣傳武統的對像,從台灣人轉換成中國人了,也就是開始出口轉內銷,炒作國內的民族主義;但為何會選擇這麼做呢?原因不外乎疫情過後,中國經濟沒有跟著開始復甦,反而是陷入嚴重的通貨緊縮,而且國內失業率飆漲,青年間的躺平主義開始蔓延,加上恆大、碧桂園等過去被中國拿出來吹捧的企業紛紛陷入債務泥沼,讓中國不得不開始製造其他的事件來轉移國民的注意力,而透過炒作戰爭議題來凝聚民族主義就是一個專制國家常用的法寶。

但中國這樣操作民族主義來轉移民眾注意力的效果究竟如何,仍然有待觀察,畢竟對老百姓來說,疫情過後他們所面臨的失業率飆升與外資撤出導致的工作機會消失並不會因為炒作民族主義而解決,況且前陣子才傳出河北洪災時,為了保住雄安新區而炸毀提防的事情發生,現在中國民間普遍對共產黨政權的一切政策宣傳都表現出強烈的不信任感,對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來說,觸動了「塔西陀陷阱」都意味著政權根基要陷入不穩定的事實。

雖然中國共產黨以輿論控制和宣傳工作起家,對共產黨來說「宣傳是第一件重大工作」是毛澤東在「古田會議」上留下的祖訓,但宣傳工作往往不能脫離現實太多,一但宣傳與事實不相符,宣傳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這也是為何這幾年中國想透過網軍對台灣發動武統恐嚇的效果會逐漸失敗的原因,畢竟台灣是個有言論自由的社會,我們任何的宣傳都有辦法受到公民檢視,所以中國網軍即使想洗風向,也會被民眾用事實檢核打臉。

這也是為何筆者會定論,中國網軍的「武統」言論已經逐漸轉變為內宣,因為中國內部沒有言論自由,訊息傳遞往往受到中宣部的嚴格控制,所以一般民眾也難以做事實查核,可在中國政府陷入「塔西陀陷阱」的現在,這種對內宣傳還有多少效果,仍然有待觀察。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