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網友表示,自己之前在誠品書店網站購買「阿共打來怎麼辦?」一書後,就接到了疑似中國情治單位打來的電話,對方除了假裝是誠品書局市場調查部之外,還藉機詢問購買這本書的動機,並大義凜然的道德勸說,要購買這本書的消費者不要閱讀這種「思想不正確」的書籍。
在這起誠品消費者接到中國恐嚇電話的案例背後,除了大家常談的消費者個資外洩,及網路商城與書店的資安防護等問題外,另一個台灣民眾較沒注意到的地方則是中國情治單位在這當中扮演的角色,雖然前陣子中國公安在海外執法的問題引發國際關注,以及通過反間諜法來強化自身國內「政治保衛」的能量,但並沒有多少人意識到,中國的情治單位已經悄悄的將黑手拓展到中國以外的地區。
其實中國情治單位藉由政治偵防騷擾網友的紀錄還不少,在過去就有不少中國網友因為在社群網站張貼「敏感訊息」的貼文而被地方公安局和國安局分別找去「喝茶」的經驗,除此之外,也曾有中國網友因為在網路上購買鋼彈模型而被關切的紀錄,至於受到騷擾的台商與外商或留學生,更是不計其數,在中國情治單位的眼中,凡是能當作業績交差的對象,都是待宰的肥羊,但即便他們過去在中國內部的紀錄如此不堪,仍稍有節制,不會將情治單位的手腳伸向海外地區包含台灣,直到近期情況才開始出現改變,最明顯的案例就是海外警察局的設立。
雖然世界各國都有將情報人員派駐海外的經驗,但多數是協助母國進行情報收集與監視海外反政府異議人士的任務,而不會去涉入旅外僑民的生活,此前的中國涉外情報單位自然也不例外,但這樣的不干涉政策在這幾年因為習近平僑務政策的改變產生重大變化,隨著公安機關國際化的推行,讓中國的公安部門找到藉口可以在華僑社區內部設立長期據點,並讓國內公安可以用變造後的身份直接進到華僑社區內執行公安勤務,這樣的行為無異於將華人事務當作內政問題在處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只要有中國人在的地方,就是由中國人來處理中國人的事,這是習近平推動僑務工作改革背後的潛意識心理,也因為台灣長期以來被共產黨政府視為中國的一部分,自然也得納入內政機關的管轄中,這也是為何近期會有消費者在網路商店購買「敏感書籍」後,就遭到中國情治單位關切的原因。
中國的情治單位「主動關心」消費者的購買物品,在台灣雖然是第一例,但不會是最後一例,只要他們仍有把握能持續取得消費者資料,就有可能持續進行騷擾,對台灣來說要杜絕這樣的問題,除了各大電商要強化自身的硬體與軟體自身防護外,國內主責反情報的單位也應該積極追查在地協力者,而不是放任這些問題持續威脅到國人的安危。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