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法修法在即,而近期關於特教法修法的幾個爭議點之一便是關於獨立特教評鑑的存在與否,筆者作為一個第一線的特教教師,在此將從實務現場的角度對獨立特教評鑑在教學第一線所產生狀況提出一些看法。

       筆者認為的特教評鑑應該是指針對特殊教育學生和特殊教育課程進行評估和審查的過程,這些課程評估和審查都是每學期縣市特教科都會審查。特殊教育評鑑的目的是確定學生的需求和學習目標,以及評估教育課程和教學策略的有效性和成效,這些教育課程和教學策略每學期都會和家長還有專業團隊開IEP會議,馬上就進行滾動式調整,不明白為何要再次獨立出來?還是只是淪為一場每四年的整理資料大賽?

       然而現今的特教評鑑和現場教學其實沒有太大的實質意義,若真的要評鑑,當然是要從上而下都重視,才會有改變的可能,但現在目前特教評鑑都是特教組長和特教老師在忙,就算給予需要環境改善、增進人力資源和特教經費的建議,這也非特教老師能改變的,站在特殊生受教權的立場,我們當然希望能把特教老師重複做資料的時間還給特殊生,增加備課時間和陪伴對他們和家長才是一件好事,而不是一個只會製造繁複資料和做表面效度的特教老師。

       綜上所述,要改變現況就是要讓在位者能聽到第一線的需求,筆者認為併同校務評鑑或訪視,才能讓大家看見特教的需求,進而改善特生處境,我想孩子能獲得應該有的待遇和資源,家長們肯定是樂觀其成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