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本文以前,筆者想先分享一則資訊,根據內政部移民署統計111年7月份的失聯移工為72655名。[1]當我們聽到這個數字時,不少台灣人便會心想「治安問題」或是「防疫破口」,但是這些消失在我們身旁的年輕移工們究竟前往何處?其中一個答案是中央山脈!臺灣的高山農業是一個極度需要勞動力的產業,在現今無適當的就業人口填補之下,失聯的移工們找到這個可以讓他們安身立命之處,甚至在當地開枝散葉,補足高山農業長期缺少的勞動力。[2]詳細的影響與未來的走向非本文所要探討,本文所關注的問題為缺乏勞動力的原因,除了人們一直所歸咎的少子化現象外,難道沒有其他因素嗎?我國現行教育有能改進之處嗎?這與現在新聞中沸沸揚揚的「高虹安爭議」有關嗎?

一、我有讀很多書!我本來就比較厲害!

         根據張郁雯與林文瑛於2003年發表〈升學主義還是升學機會?—升學壓力的社會意涵〉一文,兩位學者透過量化研究分析升學壓力的教育問題,以問卷形式調查有在學子女的父母對於現今教育的實際感受。該文討論到升學主義的社會現實意義重點在於「高學歷組」(大專程度以上)與「低學歷組」(高中職程度以下),兩種族群對升學主義的不同看法。高學歷組的人大多支持升學主義的比例,遠高於低學歷組;更有甚之,高學歷組甚至認為社會上應該擁有高學歷的比例則遠低於低學歷組。[3]簡而言之,就是「菁英思維」,高學歷的人認為我國教育當然以升學為主,若沒考上理想學校是他們不夠努力,而不是升學機會的不足。另外,他們也認為社會上不需要太多高學歷的人,奇怪的是他們大多支持自己子女應該擁有高學歷。這種根深蒂固的菁英思想擁有者,在很多時候無形地影響高中職教育,乃至高等教育不斷複製「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士人觀念。至於具體的人物形象,不須筆者多言,近日的新聞已可一目了然。

二、小螺絲還是大學者?

         延續上述的討論,菁英思維使得我國國人在面對就讀高中還是高職之選擇時,時常毫不猶豫的選擇高中,甚至有前三志願或社區高中等等的優劣地位差別,第一志願名校常常是升學主義的共犯,建立出一條有明確社會位階的歧視鏈,從身心理影響不同學校的孩子們,以一種高尚的外在目標使學生內在思維成為升學主義的抬轎者。然而這樣的問題,絕非現在才存在,早在1996年的《師友月刊》中,時任臺灣省教育廳科長的羅清水便指出技職教育的不重視,事實上與教育政策的改革始終不將其置於關注地位有關,從而讓職業教育開始脫離軌道,學生們並不考慮就學後直接就業的可能性,而是一窩蜂的選擇高中進入「頂尖」大學。[4]而供過於求的高職端更是被打入冷宮,不被學子所接受。政府儘管近年來已逐漸發現隨著產業結構的變化與勞動人口的逐年下降,開始回過頭注重職業教育,希望能產出更多「螺絲釘」來使社會正常運作,然而太多以「大學者」自居的學生,他們擁有更高的自尊以及更放不下的榮耀,屆時大學者們將何去何從呢?

三、小結:螺絲歸位

         或許看到這裡,有許多讀者會批評筆者仍是以一個上位者的姿態一刀畫分高中和高職,是另類的菁英思考,認為筆者將大學者高高捧起,並驅趕其他學生進入職場。非也非也,本文始終強調菁英思維所帶來的僵化與呆板,畫著一個「讀書人」的大餅欺騙大眾,同時欺騙自己。學歷也絕非歧視他人的武器而已,因為我們都知道那只是菁英神話下的招搖撞騙罷了。我們必須認清楚「大學者」同為「螺絲釘」,其工作為研究知識、產出學問,是一項嚴謹且辛苦的職業,同社會上各行業一樣,有其「匠人精神」,絕非天真的以為他們只是坐領薪水、不事生產之徒。本文希望讀者放棄擁有特定學歷就應該得到高報酬、高評價的幻象,以及打壓看輕別人的權利,此外也肯定求學階段認真學習、勤奮踏實的學生,無關學歷只求學習知識以面對未來之人。文以至此,想必對於文章開頭的失聯移工之報導能有不同想法吧?那一群填補勞動力空缺之外籍移工,或許並非是社會問題,而是另一社會問題之解方。

參考資料:

[1] 中華民國內政部移民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immigration.gov.tw/5385/7344/7350/8943/?alias=settledown(2022.09.25檢索)

[2] 「中央山脈裡,那些扎了根的移工家庭—堅強卻也脆弱的勞雇同鄉互助網」。https://reurl.cc/QblDeo (2022.09.25檢索)

[3] 張郁雯、林文瑛,〈升學主義還是升學機會?—升學壓力的社會意涵〉,《教育心理學報》第35卷2期(臺北,2003),頁179。

[4] 羅清水,〈找回職業教育的春天—談高職教育的發展〉,《師友月刊》351期,頁17。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