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看紀錄片嗎?紀錄片與其他類型的電影,最大的差異莫過於對「真實」的刻畫。這份真實的力量是很震撼的,它可以讓觀眾無條件地融入影片,甚至相信每個鏡頭都是親眼所見,讓影片的每一分秒都成為無庸置疑的存在。紀錄片的主題很多元,大部分都主打著真實的迷人性質,然而我觀察到,有一種類型的紀錄片所販賣的真實,其消費客群不僅特定,且相較其他紀錄片,更不容易收買普遍大眾的心:那就是針對「偶像明星」所拍攝的紀錄片。

某些經紀公司會將爆紅偶像明星一路走來的崛起歷程,彙整成一齣感人肺腑、類似英雄旅程的紀錄片電影,讓粉絲們能夠藉由此電影,來欣賞自己所鍾愛的明星這些年辛苦圓夢的點滴。這種電影的內容並不是為了說一個嶄新的故事,而是重述某些已經發生的事件,例如演唱會的花絮、演藝過程中的心聲,或穿插明星們的日常生活。基本上,此種紀錄片即是用一台極為貼近偶像明星的攝影機,去紀錄光鮮亮麗的舞台背後真實的光景,帶領觀眾從後台窺見藝人不同的面貌,可說是以一種「窺視」的角度,來重複陳述粉絲與偶像之間共享的故事。

我們不難發現這種主題的紀錄片,觀影客群往往都集中於明星的粉絲群體,較難擴展到普遍大眾。對於非粉絲族群的觀眾,在欣賞這一類型的影片時,通常不會有特別深厚的情誼在其中,導致不會有入戲太深的問題,也因此不太會被其中的真實所感動。可令我疑惑的是,即便身為粉絲,在面對這種紀錄片時,有些時候也不免出現排斥的心理,甚至是覺得很做作。

究竟是什麼讓紀錄片的真實轉變成虛假了?我曾向台灣紀錄片的知名導演楊力州導演提出一個疑問:「紀錄片都是真實的嗎?會不會有時候會為了劇情張力,刻意捏造某些橋段?」當時他在課堂裡給予的回應是,他認爲紀錄片的真實是「被選擇出來的真實」,並非絕對的真實。由於真正的真實是難以到達的,我們往往可以透過各種剪輯、配樂、後製或是拍攝角度來改變整個影片的基調。在這樣的情況下,楊力州導演給了我一個難以忘懷的回答:因為無法達到全然的真實,所以在拍攝紀錄片時,他選擇了「誠實」。

誠實。這個兩個字似乎能解釋身為粉絲,卻排斥觀看明星紀錄片的心理。明星紀錄片的主角通常都已經是為極其有名的藝人,閱聽人會被電影外的現實所影響,反向思考此電影的存在價值為何,進而推導出這不過就是商業操作的結果,而非哪一位導演嘔心瀝血的創作結晶。當觀眾看清了這層金錢導向的事實後,原本存於紀錄片的真實便消失無蹤,幻化成虛假做作的產物。而這樣的轉變,即是意識到影片「不誠實」的過程。

沒錯,其實紀錄片一直以來看的都不是真實,而是誠實。因為觀眾在觀賞電影之前,早就存在某些預設心理,而這樣的預設心理是被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建構出來,它富含文化、社會、個人心理的脈絡。

為什麼會討厭偶像明星類型的紀錄片?因為打從一開始,我就沒有覺得它是誠實的。平日我所見的皆是些豪華精緻的場面:舞台炫目華美、設備齊全高級、服化動人造型特殊的他們。這些耀眼的印象在我心中埋下了富有的種子,因此當紀錄片呈現平淡的對話、艱澀又辛苦的練習、安排他們接受訪談回答一些制式化的問題時,都讓我覺得是種刻意商業操弄,而非真時情感的展現。一旦我把紀錄片看成一種騙錢的商業手段,不誠實的印象便深植在於心,無論官方再怎麼賣弄所謂的私下真情,作為一個無法被虛假的真實收買的閱聽人,心中厭惡只會反增不減。

反觀其他類型的紀錄片,影片中的誠實還可能被強化成刻苦動人的真實,尤其當紀錄片著重描繪大眾平常不曾發覺、不主動去深入瞭解的人物主題,如偏鄉生活、弱勢族群的困境,或者再現某些社會的重要問題,如生態保育、全球暖化、戰爭衝突等。在面對的嚴肅議題時,觀眾通常帶著悲憫與關懷的眼光去看待,進而忘了電影背後商業利益。畢竟跟偶像明星的紀錄片比較起來,後者明顯更具有世界觀、實質意義,能提起眾人的意識,也更適合討論。在這樣的題材下,閱聽人不僅會覺得它很真實,也很十分誠實。

可有趣的是,上述所提及的電影,在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一樣是紀錄片,一樣是想要傳遞真實,一樣是要賺錢。對於傳播媒介上的影像與文字是否真實,似乎也一定程度地展現出閱聽人的主動性。實際上,人們在觀看之前就做好了一定的預設心理,所以當它呈現出符合我們認知基模的模樣,我們就會選擇相信或被說服;如果不符合,就會否認並拒絕它;倘若否認不了,就進行自我辯護;再不行,就從眾不表態,以漠不關心的第三者姿態來看待。身為閱聽人的我們並非一味地接受訊息,也不是沒有在進行思考,而是思考早就被內化了,因此在選擇訊息時才顯得流暢自然,難以發覺意識的流轉。

所以說,紀錄片所呈現的真實是真實嗎?或許,這個問題從一開始就錯了,作為一個平凡的閱聽人,應該要質疑的是對我們而言什麼才是誠實。畢竟就如楊導演所言,影片中的真實是被選擇的,他的真實基於誠實;而觀眾接受的真實也是經過選擇的,且這樣的選擇則是立基於社會文化脈絡下,混雜個人情感所建構出的誠實。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