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 108 年 10 月 6 日,衛福部打造了「空轉後送遠距視訊會診平台 - 黑客松」,耗資1800萬元,隨著 107 年蘭嶼黑鷹後送空難事件的熱度推上檯面,我相信應該有其道理,視訊系統早在 95 年就有了,那線上平台到底帶給在地醫療什麼美好呢?今天想以綠島這一年半來自身的經驗為例來探討,為此,我把當年新聞稿及去年衛福部季刊找出來,對照現況做個比較。當年,蘭嶼事件探討的是氣候不佳及安全的夜航,平台則是試圖減輕在地醫師獨自面對後送的壓力及減少紙本作業(paper work)加速流程,事實上,平台跟減少夜航和防止黑鷹空難重演關係並不強,若說今天是後送浮濫,兩者才有關係。

關於「三方醫師共同會診進行決策 」

當初平台希望讓空審中心值班醫師、後送接收醫院急診醫師、與在地醫師透過視訊共同進行醫療決策,但執行上的現實是,後送接收醫院的急診醫師可能也忙著處理緊急的病人,而空審中心值班醫師連上視訊,手邊也缺乏系統能主動連上病人的雲端、電子病歷,仍然依賴在地醫師謄打系統後分享螢幕。目前平台視訊主要是用於與空審中心值班醫師點對點的簡單討論,目的儘早確認是否空轉。

空審中心值班醫師有時也受限於科別,例如假設病人是腦出血合併心肌梗塞,值班醫師若不是神經科也不是心臟科,就很難進一步深入給予決策建議。如果未來能經平台連線給後送接收醫院的值班心臟內科、神經外科醫師,那就可以有如吃了定心丸。

關於「開放兩大資料系統 」

也就是健保卡雲端和電子病歷,最理想的狀態應該要是,在地醫師正進行急救,遠端的醫師可以幫忙查看病人的過去病史、用藥、過敏史,在旁提醒並協助整理病情,而且常常病人需要急救時,還無法取得健保卡,這時這個雲端應該要解鎖開來,不需要 IC 卡就可以查詢,但目前平台還沒有實現這個功能。 

關於「大數據分析、建立預警機制 」

這個願景十分美好,合乎目前大數據醫療的趨勢,但看過去(109)年的數據分析,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問題:「後送科別」的分類雜亂不夠詳實、「3 日內出院」可以抓更多不只 3 日的資料做比較(當年媒體上將「三天後即出院或三天後死亡」,解讀為後送無效,其實不夠謹慎,等於也給了社會大眾錯誤的觀念)、「病情穩定」沒有明確的定義、「申請後送核退率」建議再分出病況本身不適合及天候不適合空轉、「疾病別」只抓國際疾病分類標準(ICD)編碼第一碼,其統計結果的實際參考價值不高,建議要追蹤病人最後出院診斷。至於要做到探討預警機制,建議要試著進一步分析本來沒插管後來到急診卻立刻插管的、診斷有改變的、轉送過程中狀況有變差的、有使用平台跟以往沒使用的比較...等等。 

關於「平台提供教育訓練」

當初司長提到這個平台有提供教育訓練的計畫,但目前是還沒有相關的規劃,建議能藉由視訊,讓在地醫療單位內的醫護人員自由參與後送接收醫院的急重症相關上課,或參加急診或各科的晨會(morning meeting)、病例討論會(case conference),也可以提供過去的錄影軌跡存擋,讓單位可以就影片作教育意義的討論。 

關於「平台比紙本簡便」

電腦在彈性上贏不過人腦,有時候線上系統,你不給電腦要的編碼,它就卡住不讓你進到下一步,對於有的醫師來講,他比較熟悉紙本的作業,要求他線上謄打病歷並編輯醫令似乎反而是速率決定步驟。對於有的 IDS 支援醫師,可能更不熟悉大同系統,若能用紙本作業,就能一邊在急救現場、一邊在護理同仁的指導下完成申請,反而比較快。

平台講求的是,醫師謄打好看診資料、下診斷碼、醫令、轉診單後,申請時可以自動帶入相關欄位,意味者申請要在醫師在急救區忙完後回到電腦前並且完成病歷才能開始申請,那可能就是半小時到一個小時的事,兩個病人可能就是兩個小時,如果線上平台有的欄位可以開放自由打字(free typing)、跳脫編碼限制,可能在急救區就能同步完成線上申請。 

如果透過平台視訊,醫師可以對著鏡頭做出口述記錄(dictation),而用這份口述記錄直接作為申請空轉的資料,免去所有謄打,那才更是有便利到。另外,如果一次來兩名以上的傷患,甚至大量傷患,是不是透過和空審中心值班醫師視訊,可以得到額外的便利,跳脫流程,直接不填文件就可後送,事後再補送申請。

以上,以綠島目前平台發布一年半來遇到的現況,看到一些問題及做出一些建議,希望關心此議題的人士能得到一幅較清楚的圖像,及給予地方和中央單位作為參考。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