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會需要有夢想的人才

小學時期的我,曾寫過「我的志向」或是「我的夢想」的作文題目。還記得當初我曾想過當棒球員、中提琴手、企業家等等。

就如同我在自由時報的投稿文「考上頂大,人生一帆風順?」,不知從哪個階段開始,夢想越來越少,在乎成績的程度越來越深,運氣好的在升學遊戲中獲勝,運氣不好的淪為升學制度中的犧牲者。

我並排斥以成績當成是進入大學的門檻之一,但是否要放在第一順位呢?抑或增加特殊選才的名額或把成績當成「參考」會是較佳的選擇呢?

老實說,一拿到臺大錄取通知書,我曾想過要持續以高中的努力讀書,並至康乃爾大學繼續精進,抑或是將2/3以上的投入放在課業。

感謝臺大老師和同學的勉勵,讓我在大一時期就改變想法。我開始不把成績或是課業當成絕對,當然也不是那種不讀書成天玩耍的大學生。多花一點時間在人際上,多花一點時間在自己興趣(如教育、農業等)上,多花一點時間在自己所認為的「有意義」課外活動上。

不過如此的改變是好事還是壞事呢?可能要未來才能驗證。但至少現在走的這條路是跟著此刻內心的聲音,是往自己喜歡的方向走去。希望能去探索成績以外的自我,能多擁有一點個人特質與能力,而不是讓成績標籤跟著走。

「在台灣許多父母的心中,子女似乎只有一條路,唸大學、唸研究所、當公務員、或進台積電、進好公司,坐辦公室吹冷氣,人人希望錢多事少離家近,人生早早就失去夢想。學生們除了長相不一樣,其他部分都差不多,套一句話,就是沒有生物多樣性。生物學家告訴我們,沒有多樣性的結果,離整體滅絕也就不會太遠。」在教育之路徹底改革之前,我們應該要避免自己成為標準化的產物之一,勇於和他人不一樣,嘗試找回青春的夢想、青春的聲音、屬於自己的色彩。

二、打開考招多元大門
「我們有沒有可能去錄取其他科有基本能力,但單項能力超強的學生進來?只要我們願意先行改變,高中生就會發現,原來我只要找到優勢能力也能進不錯的學校,進了大學後,就專注在一、兩個有影響力的專案上,再用這個專案成果進好的研究所,家長才會放心讓孩子決定完成學業的方式。」

「美國教育很大一個優點就是多元,只要你有特殊專長,甚至只要夠有決心,肯拚命,總是可以找到管道升學與就業。」

希望將來教育體制可以給予學生更多成績以外的肯定,讓他們擁有讀書以外的能力,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不再是教育體制下標準化的產物。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