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本分就是好好讀書,別玩社團搞些有的沒的,多花些時間在課業上比較要緊」相信這段話是不少人在求學階段中最熟悉的記憶,在升學主義興盛的臺灣,多數學生在中學時期被要求的首要任務便是「認真念書、考上頂大」,因此,其餘與課業無關的想法都再再被壓抑,當這些孩子上了大學回首高中時最深刻的印象時,會不會是模擬考時前方通學正筆疾書的背影與黑板上斗大的考試時間表?

  筆者出身學風保守的社區型高中,還記得大一上教育社會學時,所學讓筆者很是衝擊,進而反思過去求學生涯中,我們所學真的是自己需要的嗎。

  過去,學生學習相同科目,並在其學科成績上拼搏,從早到晚都將生活重心放在提升學科成就上,但卻沒能去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甚至在該領域深根,日常學習的內容僅是桌面上厚厚的參考書和題本,但並非每一個孩子都適合成為「通才」,也並非每一個孩子都理所當然應被侷限在這「以學習為名,考試為實」的框架,面對正處於發展階段的學生而言,缺乏探索不同事物,並從中獲得成就的學習經驗,學生齊頭式追求相同目標,筆者私想,這結果並非學習的初衷,學習,不該讓孩子變得平庸

  依筆者拙見,真正的學習,比起同儕間對成績的競逐,更需培養孩子發掘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領域),並加以探究,讓孩子從中學習、獲得成就,在此過程中孩子是學習自己喜愛的事物,累積生命經驗、豐富自身視野;教育的意義是幫助每一個孩子更接近他們的夢想,那麼培養孩子在其感興趣的事物上加以專研,方為真正的適性揚才成就每一個孩子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