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財團與跨國大企業壓得平常百姓喘不過氣,橫在受新階級的崎嶇之路似乎永無盡頭時,看到「資本主義開始走向末路」這樣的題目,第一個閃出的念頭是,什麼理由讓作者做這麼樂觀的預測?
作者保羅.梅森(Paul Manson)這篇刊載於英國衛報叫“The End of Capitalism Has Begun”不到兩天分享人數已近18萬,可見他提出的觀點引發注目與討論。在這篇長文裡,他認為「後資本主義」將取代資本主義,不過取代資本主義無法以激烈的抗爭遊行手段完成,而是創造一個動態、能更靈活調整的機制,此一機制起初存在於舊體系裡並不被察覺,但將以新價值與新行為重新改變經濟形態,而這股突破勢能將無法抵擋。
梅森歸納過去25年來資訊科技帶來的三大變革,這三大變革使得後資本主義成為可能。第一個變革是,降低工作的需要,模糊了工作與休閒的界限,鬆綁工作與薪資的關係。他說,自動化浪潮目前暫緩下來,主要是因為我們社會的基礎設施尚未能承受自動化的後果,不過自動化將大大減少工作時數,因此所帶來的不僅讓我們維持基本生活,更進一步提供舒適的生活。
其次是,資訊侵蝕市場正確制定價格的能力。這是因為市場是建立在稀有,而資訊則建立在豐富上。資本主義體系的防衛機制是構成壟斷,壟斷稀有之物,制定獲取高利潤的價格。不過藉由奪取與私有化所有社會生產的資訊來建制商業模式與市場佔有率價格的公司,是建構在薄弱的企業結構,不符合當今時潮人性最基本的需求,也就是自由使用想法與點子。
第三是,自發性興起的協同生產方興未艾,從陸續出現的許多貨物、服務與組織顯示,市場與管理階層不再掌控所有支配權。當今世界最大的資訊產品Wikipedia是由不計酬的志工所產出,斬斷了百科全書的商業命脈,也讓廣告工業每年估計損失30億美元的收益。
梅森觀察到自2008年經濟危機後,因舊結構的粉碎應運而生了平行貨幣、時間銀行、合作社、自主社會空間,這些新形式的經濟活動。他提出,後資本主義的貨幣是免費時數(換工/志工)、網路聯結活動、免費物資。梅森承認,用這樣看起來薄弱、不正式,甚至危險的東西去重新改寫全球體系,似乎不可行。不過,他也要大家不要忘了,貨幣與信貸對14世紀的人而言,也是薄弱、不正式,甚至是危險的東西。
作者認為,分享模式的經濟能提供一條退路,但也強調,由諸多微型計劃建構的分享經濟要能成功,必須政府介入推動與保護,並從根本上改變。而根本改變的可能則有賴我們對科技、所有權與工作有不同以往的態度與想法。一旦能做到,則在創造新體系的元素時,就可以跟自己與他人說:「這不再僅是我在新自由主義世界的存活機制,而是一種在成形中新的生活方式。」
梅森指出,新自由主義打破過去兩百年來工業資本主義的形態,此一形態在每次經濟危機時都能刺激利益大眾的創新科技產生。反觀新自由主義則非以創新科技解決危機,而是以壓制薪資、打擊社會力量與勞工階層的韌性為手段。我們若回顧1850年代的歐洲、20世紀初與20世紀中期的世界,將會發現有組織的勞工迫使企業主與公司不再以減薪,而是以革新舊有方式形塑資本主義新樣貌來解決危機。
文章中論及,不以創新方式因應危機所帶來的後果是,為數甚夥的商界人士變成了類似英國於1811到16年間將失業歸咎於工廠引進機器而破壞機器的工人。他們捨棄成立基因定序實驗室的可能,反而選擇開咖啡館、指甲沙龍與清潔公司,也因此,他們成了提供低價值長工時工作的僱主。
創新不是沒有,而是至今並未如經濟長期循環論所預期的出現引發資本主義第五次的長期增長。主因出在資訊科技的特殊本質。我們的大環境充斥的不單只是智能機器,還有以資訊為中心這個新的現實層面。
話說回來,資訊的價值是什麼?這個價值無法在會計報表裡找到答案。現行的會計估價智慧財產的準則是以推測方式。梅森根據2013年統計分析系統機構所作的一項研究為例指出,為了賦予數據一個價格,不管是其收集費用,或市場價值,都無法適當計算。只有經由將非經濟利潤與風險計入的會計形式,公司才得以向股東解釋他們數據的真正價值。這打破了我們在現代社會對最重要事物進行估價使用的邏輯。
他進一步說,21世紀科技飛躍進步,其內容不僅是日新月異的新物件,也包括將舊物件賦予智能。趨勢顯示,有知識內容的產品比製造這樣產品的硬體有更高的價值。不過這種價值是以有用,而不是以兌換或資產價值來衡量。1990年代的經濟專家與科技專家同時開始有共同的想法,也就是,他們意識到資訊這個新角色創造了一種新的、第三類資本主義,迥異於工業資本主義,但他們不知如何形容這種新的認知資本主義的動能。原因出在這種動能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大不同,因此無法以資本主義慣用的價值和語彙形容。
梅森以為,若自由市場經濟加上智慧財產是導向「資訊的未充分利用」,那麼一個以資訊充分使用為基礎的經濟就無法容忍自由市場或絕對智慧財產權。所有現代數位大廠的商業模式都以防止資訊豐富來設計。不過,資訊是豐富的。資訊產品可以自由複製,一個東西一旦做出來,就可無限地複製/貼上。產品第一次做出來需要製作費用,但複製的花費是零。
梅森發現,馬克斯早在19世紀已建立一個以豐富為基礎作為瞭解經濟動力的架構。在「論機器的片段」裡,馬克思設想,一個經濟中機器的主要角色是製造,而人的主要角色是監督機器。他很清楚,在這樣的經濟裡資訊是主要的生產力。諸如像蒸汽火車這樣的機器生產力,依賴的不是將其製造出來的勞力,而是社會知識的狀態。組織與知識對生產力的貢獻遠大於製造與使用機器。換言之,知識一旦依其自身的權利成為一種生產力,遠比製造機器的實際勞力更形重要,那要問的將不是「工資與利潤的對抗」,而是誰控制馬克思所稱「知識的力量」。
在馬克思的思想實驗裡,他做了這樣的想像:在一個主要以機器做工的經濟裡,鎖在機器裡的知識本質必須是社會性的,而最終是一個「理想機器」的創生,這樣的機器永遠存在且不花成本。一個不用成本製造的機器,自然不附加任何價值在製造過程,同時將與其接觸的任何事物,在歷經幾個會計期後,可以快速降低這些事物的價格、利潤與勞力。馬克思想像的這樣的經濟可以說幾乎是資訊經濟的寫照。
經濟轉型事涉萬端,作者主要是專注在資訊所引發的經濟轉型,因為這一向不被注目。如何具體想像這樣的轉型呢?梅森建議,首先必須認知到,不同的生產模式乃是由不同事物所建構。封建主義是由與義務相關的關稅與律法所建構的一種經濟體系;資本主義則是由純經濟的市場所建構。依此可以預測,以豐富為前提的後資本主義,將不會僅是一個複雜市場社會的修正形式,若這樣的社會不是以經濟而是以人為中心所建構,那不可測的事物將開始對其塑形。
文中提到,農業的封建模式崩解,一開始遭遇的先是環境的限制,接著是黑死病這樣的外在衝擊。這之後是人口統計的震撼,因為能耕作的人口太少,工資因此提高,並使得舊有的封建義務體系無法施行。勞力短缺迫使技術的創新。奠定商業資本主義興起的新技術是那些能刺激貿易、可以交換財富的發明與提高生產力的技術。貨幣與信貸在封建經濟社會是邊際的東西,但在資本經濟社會卻是主力,而使得資本主義蓬勃發展的金雞母是新發現的美洲大陸。
梅森再次強調,現今使資本主義開始崩解的就是資訊。他說,無法私有化的資訊、網際網路,這些在現代社會的價值相當於航海時代的船隻、羅盤、海洋與黃金。若黑死病是封建時期的外在衝擊,那麼現代的外在衝擊則是能源耗竭、氣候變遷、人口老化,以及人口遷徙。資本主義面對這些越發左支右絀。
梅森指出,在資訊時代,想像力將是關鍵,任何的想法、論辯與夢想都不會被浪費。當今的主要矛盾是兩個體系的角力,一邊是開放的體系,提供免費與豐富的商品和資訊,一邊是壟斷的體系,銀行與政府致力於物品的私有化、稀有化與商業化。這種並行與角力的狀態至少會持續50年以上,但新體系終將取代舊體系。文末,梅森強調,新體系的全面運作不是做做烏托邦的夢就可達成,而是需要一個以理性、證據與可測試的設計為基礎的大計劃方可實現,這個大計劃並能寫下歷史,且為地球所可承擔。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