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張書豪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張書豪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中共在臺灣青年心中逐漸失去吸引力:了解真相,拒絕統戰

    2024.07.13 | 15:35

    近期,《經濟學人》發布的一份報導顯示,中共在臺灣青年心中逐漸失去吸引力。這一趨勢反映了臺灣年輕一代因為了解中共的真實面貌,而不再對其感到好奇和嚮往。臺灣人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中共的統治模式和價值觀與臺灣的民主自由背道而馳,中國大陸在臺灣人心中的吸引力正日益減退。中共長期以來通過各種手段試圖對臺灣進行統戰,企圖以經濟利益和文化交流拉攏臺灣人。然而,隨著中共打壓人權、限縮自由、強制同化等行為的曝光,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選擇拒絕中共的誘惑。中國大陸的社會問題、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等負面消息屢見不鮮,讓臺灣人更加珍惜自己擁有的民主制度和生活方式。在過去,中共曾經通過安排大規模的統戰旅遊團,試圖讓臺灣人對中國大陸產生好感。然而,這些無意義的統戰活動不僅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引發了臺灣社會的反感。許多參加過統戰旅遊的臺灣人回來後表示,中共的宣傳內容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讓他們對中國大陸更加失望。中共應該正視這一現實,停止一切無意義的統戰旅遊團。這些活動不僅浪費資源,更無法改變臺灣人對中共的看法。中共如果真正希望改善兩岸關係,應該尊重臺灣的民主制度和人民意願,而不是試圖通過統戰手段來改變臺灣人的心態。值得肯定的是,臺灣人屹立不搖地愛著自己的國土。臺灣青年深知,唯有堅持民主自由,才能保障未來的幸福與安定。這種堅定的信念讓臺灣在面對中共的威脅時,依然充滿信心和力量。無論中共如何施加壓力,臺灣人將繼續捍衛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經濟學人》的報導再次證明,中共在臺灣年輕一代心中已失去吸引力。臺灣人因了解而拒絕,因珍惜而堅守,這是對中共最有力的回應。國際社會應當支持臺灣的選擇,共同維護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 投書 再見中共食安弊端

    2024.07.13 | 15:16

    近期,中共被記者揭露油罐車在裝過煤油後接著裝食用油的驚人弊端,再次暴露了中共當局對人民健康安全的漠視。這種做法不僅嚴重威脅公眾健康,更揭示了中共當局在食品安全管理上的嚴重缺失與無能。中共在食品安全問題上劣跡斑斑,過去數年中,類似事件屢見不鮮。曾經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是最為人所知的例子之一。當時,中共許多乳製品公司在嬰兒奶粉中添加工業化學品三聚氰胺,導致數千名嬰兒患病,六名嬰兒死亡。這一事件震驚國際社會,但中共當局卻試圖掩蓋真相,僅對少數企業進行象徵性處罰,實際上並未從根本上改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此外,2013年的假羊肉事件也引發了廣泛關注。當時,許多中國食品企業被發現用老鼠肉和狐狸肉冒充羊肉銷售,中共政府對這一行為的打擊力度有限,許多涉事企業並未受到嚴厲懲罰。這些事件反映出中共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的嚴重漏洞,以及對企業違法行為的縱容。更令人擔憂的是,中共當局對吹哨者的惡意打壓和迫害,使得真相難以浮出水面。當時武漢醫生李文亮因最早揭露新冠病毒疫情而被當局訓誡,最終感染病毒去世。他的遭遇引發了國內外對中共言論控制和打壓異議的廣泛批評。同樣,在2011年的地溝油事件中,記者李翔因調查報導地溝油黑幕,遭到當局和企業的多方打壓,最終不得不停止報導。中共當局對食品安全的忽視和對吹哨者的打壓,不僅危害人民健康,更損害了社會的信任和穩定。國際社會應對此保持高度關注,敦促中共加強食品安全監管,保護吹哨者權益,真正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唯有如此,才能有效防止類似弊端的再次發生,促進社會的長治久安。
  • 投書 中共外交勒索再現:瓜地馬拉成最新目標

    2024.07.12 | 10:16

    近期,中共對瓜地馬拉實施外交勒索,試圖迫使該國轉變其對我的外交立場,這一行為暴露了中共當局以不義手段達成自身目的的本質。此次並非單一事件,許多國家都曾遭遇中共的外交勒索和經濟威脅。瓜地馬拉是我國在中南美洲少數的外交盟友之一,中共長期以來一直試圖削弱我國際地位,迫使更多國家轉向支持中共。近期,中共通過各種手段,包括經濟誘餌和威脅,試圖迫使瓜地馬拉切斷與我外交關係。這種行為不僅侵害了瓜地馬拉的主權,也引起了國際社會對中共外交霸凌的強烈譴責。中共的外交勒索並不限於瓜地馬拉,其他國家也深受其害。澳洲在2020年因呼籲對新冠病毒源頭進行獨立調查,隨即遭到中共的經濟報復,強制實施高額關稅和進口限制,試圖通過經濟壓力迫使澳洲改變立場。儘管面對巨大的經濟損失,澳洲堅持原則,沒有向中共妥協。挪威亦曾於2010年因諾貝爾委員會將和平獎頒發給中共異議人士劉曉波,中共隨即對挪威進行一系列經濟和外交制裁,限制挪威鮭魚進口等。這些措施直到2016年雙方關係改善後才逐漸解除。2017年,韓國決定部署美國的薩德反導系統以應對北韓威脅,中共以經濟制裁和旅遊禁令進行報復,試圖迫使韓國撤回決定。中共的行動對韓國經濟造成了嚴重影響,但韓國最終沒有屈服於壓力。立陶宛在2021年允許臺灣設立代表處,中共隨即對立陶宛實施經濟制裁,並鼓勵其他歐洲國家切斷與立陶宛的貿易往來。立陶宛堅持其主權決定,並獲得了歐盟的支持。中共對瓜地馬拉的外交勒索行為,再次揭示了其不擇手段達成自身目的的本質。從澳洲、挪威、韓國到立陶宛,許多國家都曾遭受中共的經濟和外交威脅,但這些國家大多堅持了自己的立場。國際社會應該團結一致,抵制中共的不義行為,捍衛各國的主權和正義。
  • 投書 中共自告奮勇調停烏俄卻無實際作為

    2024.07.12 | 09:46

    自烏俄戰爭爆發以來,中共當局多次公開表示願意成為調停者,並聲稱致力推動和平談判。然這些聲明大多停留在口頭層面,並未見到具體的行動和措施來促成和談。隨著戰爭進一步升級,國際社會對中共在該衝突中的角色越來越關注和批評,認為其更多是為自身利益考量,而非真正致力於和平解決衝突。日前,北約(NATO)和多個國際組織公開指出,中共是烏俄戰爭中的「關鍵支持者」,並批評其在調停方面的無所作為。NATO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中共擁有與俄羅斯總統普丁直接對話的能力,然而卻未能有效利用這一優勢來推動和平進程。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共的沉默和拖延戰術,實際上是在默許俄羅斯的侵略行為,這無異於變相支持戰爭。中共在烏俄戰爭中的立場,更多是基於自身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利益。俄羅斯作為中共的重要盟友和能源供應國,中共不願因調停行動而損害雙邊關係。此外,中共希望通過這場戰爭分散國際社會對其內部問題和其他地區性挑釁行為的關注。這種利益驅動的策略,使得中共在面對烏俄戰爭時,選擇了模糊和不作為的立場。中共當局在烏俄戰爭中的角色和行為,暴露了其在國際衝突中的虛偽姿態。儘管多次聲稱願意調停,但實際上卻缺乏實際行動和有效措施。國際社會應該認識到中共在這場戰爭中的真實意圖,並加強對其施壓,促使其採取更加積極和負責任的態度。唯有如此,才能為烏克蘭和俄羅斯人民帶來真正的和平與穩定。
  • 投書 中共審查制度下的藝術反抗

    2024.07.04 | 13:28

    近期,陸籍藝術家肖魯在雪梨展出了她的行為藝術作品《垃圾》,該作品以大膽的方式表達對中共審查制度的抗議。這場展覽吸引了極大的關注,突顯了藝術在專制政權下遭受壓迫和審查的力量。肖魯的《垃圾》是一個強烈的視覺和政治聲明。她通過將普通的垃圾物品重新排列和展示,來象徵被中共當局視為“垃圾”的聲音和思想。這些被壓制的聲音和思想被中共當局視為無用且有害,但實際上那些都是人民對自由和真相的追求。中共當局害怕人民說出真相,因為事實和真相是對其專制統治的最大威脅。在一個壓制性的政權中,控制訊息和言論是維持權力的關鍵手段。中共通過嚴格的審查制度,限制新聞、網路、出版和藝術,試圖防止任何可能挑戰其權威的異音。例如,中共的網路審查系統被稱為“防火長城”,這是世界上最複雜和嚴格的審查制度之一。中共不僅封鎖了數千個網站和應用程式,還監控和過濾國內的網路內容,確保公眾只能接觸到“經過批准”的訊息。這種策略的核心目標是防止公眾獲得與官方敘述相矛盾的資訊。中共亦對試圖說出真相的個人和團體進行嚴厲鎮壓,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例子。最有名的天安門事件至今仍被中共官方嚴格封鎖,相對近期的新疆再教育營和香港國安法抗議行動都是證明中共當局不顧一切代價,強迫壓制人民的聲音以維持其統治的證據。肖魯在雪梨的《垃圾》展覽,不僅直接對中共審查制度抗議,也是呼籲所有被壓制的聲音醒過來。中共對自由言論和事實真相的恐懼,源於其對自身統治合法性的不安全感。全球各地的人們必須認識到這些壓迫行為,並支持那些勇敢說出真相的人,無論他們身在何處。
  • 投書 中共間諜網絡全球蔓延

    2024.07.04 | 12:33

    近期,一名陸籍女子冒充身份當選菲律賓市長的消息震驚國際社會。這一事件揭示中共間諜網絡的深遠滲透,對各國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根據菲律賓政府的調查,這名女子利用偽造的身份文件和假資料,成功混入當地政界,甚至在選舉中當選市長。儘管她最終被揭露並被迫辭職,但這一事件表明,中共的間諜活動已深入到地方政府層級,對國家安全和民主制度造成重大影響。中共的間諜活動並不限於菲律賓,事實上,這些活動早已遍布全球各地。在美國、加拿大和澳洲等多個國家都曾報告中共間諜活動,包括情報竊取、政策影響、學術和商業領域的滲透等。中共的間諜行為對全球構成多方面的風險。這些活動直接威脅國家安全,尤其當敏感的軍事和技術情報被竊取時。其次是中共間諜經常針對企業,試圖獲取商業機密,這對全球企業的競爭力和經濟安全造成極大的損害。此外,中共間諜試圖滲透和影響外國政府和政治機構,對民主制度的完整性亦構成嚴峻的挑戰。中共間諜活動的全球蔓延是一個嚴重且持續的問題。各國必須加強防範措施,確保國家安全和主權不受侵害。從菲律賓市長事件到在世界各地的諜報活動,這些事例提醒我們,中共的影響力已不僅限於國內,全球各國都需要對此保持高度警惕。
  • 投書 法國要求中共駐法大使館官員離境

    2024.07.03 | 11:43

    近日,法國政府要求中共駐法國大使館的安全部門負責人及其副手限時離境,此舉引發了國際間的關注。這一決定標誌著法中關係的重大挫折,凸顯兩國之間日益加劇的安全和政治摩擦。法國總統府表示,這一舉措是基於國家安全的考量。法國情報部門長期以來一直關注中共在法國境內的活動,特別是針對學術界、商業領域和政治圈子的影響力操作。法國當局認為,這兩位中共官員涉嫌參與間諜活動,試圖非法獲取敏感信息,並可能對法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在這兩名官員被要求離開法國的背景下,中共在全球的影響力擴張及其“長臂管轄”的行為引起了更廣泛的擔憂。近年來,中共當局加大了對海外異議分子和維權人士的壓力,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包括威脅、恐嚇甚至綁架,來控制和打壓在國外的反對聲音。這種跨國行動不僅限於亞太地區,在西方國家也屢見不鮮。法國的這一舉動可以被視為對中共侵略性行為的反擊。雖然這會對兩國外交關係造成短期的緊張,但長期來看,這是法國及其歐洲盟友對中共擴張性外交政策的一種警告和制衡。中共外交部對此事表示強烈抗議,聲稱這是法國無端的政治迫害,並保留採取進一步反制措施的權利。這場外交風波預示著法中關係可能進一步惡化,也凸顯了中共在國際舞台上的日益孤立。未來,隨著西方國家對中共的警惕加劇,類似的事件可能會頻繁出現,全球安全和外交格局也將面臨新的挑戰。這一事件讓我們看到了中共的國際行為模式以及西方國家的回應策略,法國的舉措將如何影響全球外交局勢,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 投書 美國包機遣送來自中國大陸的非法移民回國

    2024.07.03 | 10:15

    美國政府近日採取一項新策略,租用一架大型包機,將非法入境的中國人遣返回中國大陸。這次行動反映了美國在處理非法移民問題上的新方針,特別是針對來自中共的移民,顯示出美國政府加強了對中共非法移民的處置力度。來自中共非法入境人數顯著增加是美國政府針對中共非法移民的主因,這些移民通常經由美墨邊境進入美國,對美國邊境管理造成了巨大壓力。此外,這些移民大量湧入可能涉及安全風險,包括潛在的犯罪活動或其他威脅,並對美國的經濟和公共資源帶來壓力​。美國政府的遣返行動旨在應對非法移民增長的趨勢,同時向其他潛在的非法移民發出強烈信號,表明美國對非法入境的處理將更加嚴厲。然而,這一行動也面臨挑戰,因為中共當局通常不願接受被遣返的國民​​。陸籍公民選擇非法移民主要是因為中共境內的經濟放緩、高青年失業率以及對政治和社會環境的不滿。隨著經濟增長速度減緩,特別是在疫情後的復甦過程中,許多行業工作機會減少,導致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此外,對中共政府的嚴格控制和限制性政策的不滿情緒也推動了部分人尋求在國外的更好生活和自由環境。這些因素共同驅使許多人冒險非法移民,希望在美國找到更好的生活機會和未來​。美國此次租用包機遣返中國大陸非法移民的行動,標誌著美國對非法移民問題的處理進入新階段。這一策略不僅旨在遏制非法移民的增長,也試圖減少美國邊境的壓力,同時應對來自中共的挑戰。
  • 投書 澳洲調漲學生簽證費用降低陸籍公民在澳洲人口的比例

    2024.07.03 | 09:32

    澳洲政府近日宣布了一系列新的政策調整,目的是控制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人數和陸籍國際學生的入學人數。這些措施包括大幅調漲學生簽證費用和提高財務要求,試圖減少中國大陸學生和移民的入境數量。根據最新的規定,學生簽證費用將從原來的710澳幣翻倍至1,600澳幣,此外,留學生和監護人的最低財務儲蓄要求也增加了20%,達到29,710澳元​。這些措施被認為是為了確保只有能夠承擔澳洲高昂生活成本的學生能夠前來,從而減少因經濟壓力違反簽證條件的風險。目前,中國大陸是澳洲最大的國際學生來源國之一。根據澳洲教育部門的數據,2023年有超過16萬名中國大陸學生在澳洲留學,佔國際學生總數的30%以上​。此外,中國大陸移民在澳洲的總人口中也占有相當大的比例,特別是在雪梨和墨爾本這些主要城市,陸籍居民的數量持續增長。澳洲政府希望通過這些新政策來減少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和國際學生入境,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住房市場壓力是主要考量之一。大量的國際學生和移民進一步加劇了澳洲主要城市的住房供應問題,導致房價和租金上漲,給當地居民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其次,公共服務資源的負擔也成為關鍵問題。隨著國際學生和移民數量的增長,醫療、教育和交通等公共服務系統面臨著更大的壓力。澳洲政府希望通過限制入境人數來緩解這些公共資源的緊張狀況。此外,經濟上的自給自足也是一個重要考量。提高簽證費用和財務要求,可以確保前來澳洲的學生和移民具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不會對澳洲的社會福利系統造成負擔​。這些政策變化顯示了澳洲政府在應對移民和國際學生問題上的嚴格態度,希望通過更加嚴格的管理措施來平衡國內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然而,這些措施也可能對澳洲的國際教育市場和多元文化社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 投書 法國仍無法將中共視為朋友

    2024.05.08 | 10:51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五年來首次訪問法國,慶祝中法建交60周年,也許此行看起來是一場歡天喜慶的聚會,但事實上法國世界報對習近平此次訪法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世界報社論指出,習近平面對法國總統馬克宏時讚揚雙方60年的情誼,聲稱希望歐洲強大,但在貌似和樂融融的法國行之外仍持續做出傷天害理的事,削弱西方民主、削弱歐美關係甚至是削弱歐盟,在烏俄戰爭宣稱其立場中立,卻私下提供俄國軍事支援,幫助俄國國防工業現代化,法國世界報社論指出,不與中共對話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把習近平當朋友也不是解方,但認為法國不應對中共抱有幻想。就目前國際情況來看,依賴中共的結局都不是太好,例如遭中共壓迫與臺灣斷交並與中共建交的宏都拉斯,白蝦獲益在與中共建交後一落千丈,因為中共開始向宏國出口更多的白蝦或類似產品,導致本地產品面臨更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共更透過其龐大的市場和生產力,壟斷宏國白蝦貿易,使宏國在地生產者無法取得更好的條件與價格,人民的收入大受影響,更別說是全球一帶一路失敗的案例導致無數國家陷入財經困境。中國大陸的人稠市場大,各國無不覬覦著這塊大餅,但近年越來越多曾經與中共關係緊密的國家在貿易、政治和地緣方面吃了中共的悶虧,看清中共貪圖利益和世界版圖的野心,紛紛與中共保持距離,我想法國世界報就是瞭解到這一點,警惕法國當局不要「明知敵情,偏信神仙」。
  • 投書 中國又見豆腐渣工程

    2024.04.22 | 16:54

    近期一篇新聞說到中國大陸又見豆腐渣工程,最新案例是在江西省撫州市的才子大橋,在經歷一場大風雨後,讓長達140公尺、斥資約新台幣9億元的護欄全部倒塌, 該區的應急管理局表示可能是因為禁不住強風倒塌,雖然當地政府已派人對倒塌原因展開調查,仍引起居民擔憂才子大橋的施工品質,劣質的施工品質遭陸網友紛紛吐槽,「說句公道話,比紙糊的強」、「聽上去很離譜,不過在中國倒也正常」。中國大陸豆腐渣工程在建築或基礎設施建造過程中,使用低品質與次級標準的材料或施工方法,以降低成本或節省時間,但這些工程的品質往往不符合安全標準或耐久性要求,低品質的工程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對建築物、基礎設施以及國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豆腐渣工程在中國大陸曾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和批評。中國大陸豆腐渣工程問題再次出現,凸顯大陸許多老問題仍未解決,包括地方政府監管不力,忽視建商草菅人命,漠視工程品質和安全,貪污腐敗問題亦普遍存在於中國大陸的建築業,為了贏得工程項目,降低成本擴大利潤,與官員或建商進行利益交換,這種偷工減料的豆腐渣工程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安全,損害大眾對建築品質的信心,實在不應該被容忍,應當受到嚴懲。
  • 投書 中共試圖以武力擴張領土使國際社會反感

    2024.04.10 | 16:16

    菲律賓民眾日前走上街頭,抗議中共對菲律賓領土的侵略,當街踩踏習近平的肖像,高喊「中國離開!」大聲指責中共在南海對菲國人民的侵略,示威活動領袖於要求中共當局拆除一切島上非法建設,並承認常設仲裁法院2016年的裁決,立刻撤出南海、停止騷擾菲國漁民和補給任務。事實上,中共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主張南海的主權,在南海島礁上進行建設和軍事佈署,並於部分海域派遣軍艦和無人機巡航以監視該區,向國際社會強調中共對南海的主張,但因為這些擴張勢力後的軌跡與他國的主權相衝突,這種欲單方面改變現況的行為引起周邊國家強烈反對。中共總是主動挑起紛爭,跟印度的邊境問題亦然,印太司令部司令表示中共試圖用武力擴張領土是非法且破壞區域穩定的,在南海的行徑就是最好的例證,儘管2016年海牙國際仲裁庭裁決中共因缺乏法理基礎無權主張南海主權,中共仍舊我行我素,南海各國目前已加強溝通,共同面對南海問題,抵禦中共貪婪的欲望。
  • 投書 香港人至今仍不願被稱做「中國人」

    2024.04.10 | 16:15

    近期報導指出,一名陸籍遊客以「沒想到在國外第一次被歧視是香港人給我的」為題發文,表示在英國旅行時找不到搭車的地方,向2名說著粵語的華人問路,在詢問他們是否為中國人後,對方不但不承認,還表明自己是香港人,陸籍遊客被對方白眼之後又問了另外一組華人臉孔的路人,感受到一樣的冷淡和不耐,接受了其中一位的幫助後得知他們也是香港人,陸籍遊客事後發文抒發,表示難道是因為詢問對方是不是中國人而冒犯到他們?認為香港早就回歸大陸了,為什麼香港人被稱為中國人還要覺得被冒犯呢?即使香港已經被中共當局統治將近30年,許多香港人依舊不願意被當作中國人,甚至還有許多民眾選擇移民,前往英國定居。在2024年初時,「經濟學人」有一篇關於香港的報導指出,香港回歸中共後人才外流,大量陸籍人士入境香港,加上中共當局嚴格實施國安法,改變了香港的人口結構和工作與生活環境,使香港變得越來越不像國際城市,而是變得更加中國化,失去香港原有的魅力,也令外籍人士失去在香港生活的興趣。但中共當局顯然還不明白為什麼香港不願被稱做中國人,也不願依靠中國人引以為傲的強大祖國,先撇開中共當局承諾香港50年不變的謊言不說,這一切都不是香港人所期待的,回歸中國大陸後失去的比得到的多更多,每個國家和每個地區擁本應保有各自的文化與特色,在香港心不甘情不願的回歸後,中共當局積極的以大陸人取代支持民主的香港人,被迫改變原有的一切,形容像是在傷口上灑鹽也莫過於此,而中共當局也在香港回歸後露出真面目,我行我素、呲牙裂嘴的治理香港。
  • 投書 中國大陸是以無人機騷擾鄰國的慣犯

    2024.04.02 | 16:12

    日前網路上出現中共無人機空拍金門二膽島的影片,標題用簡體寫著「臺灣二膽島國軍士兵被大陸無人機嚇得跑光光」,諷刺國軍發現無人機後一哄而散直接離開現場,毫無勇氣與擔當保家衛國,但其實根據國軍標準應變程序,疏散和尋找掩蔽是為了預防敵機投擲不明物體,並非貼文所形容的落荒而逃。中共的無人機騷擾金門領空已經不是第一次,臺灣政府一再容忍,不願與對岸製造對立衝突,但中共當局頻頻試探我國底線,騷擾我外島行徑極不可取,建議我國可採取更進一步的反制作為,如發展反無人機技術和加強電子干擾技術,亦或者透過外交渠道與其他國家合作向其施壓。中共利用無人機進行偷拍的記錄並不罕見,過去幾年有多起報導指稱中共利用無人機對其他國家的領空進行偵察和監視,其中包括日本、菲律賓、越南等亞太地區的國家,引發國際社會的關注和譴責,因其侵犯鄰國的主權和領空已違反國際法。我國針對此事件呼籲,少數非理性的陸籍網民,採取此類挑釁行為極易引發誤判,提醒中共相關部門如無適切管制措施進而造成對立,無濟於兩岸和平穩定,我國將加強防區監偵,視威脅程度採取反制行動,確維整體安全。
  • 投書 中國大陸消極運動不見盡頭

    2024.04.01 | 16:21

    中國大陸年輕人在大環境和生活種種壓力之下,幾年前從四不青年開始,中間經過了拒絕加班且不做份外工作的躺平主義,和用最低標準上班過生活的十不青年,一直到近期,年輕人又慢慢下降了上班的標準,開始流行上班噁心穿搭。年輕人都在比誰穿了更噁心的衣服去上班,引以為傲並拍照上傳網路平台分享噁心穿搭,這群人戲稱自己為打工人,早起上班辛勤通車,薪資卻不升反降,直呼上班不值得花錢花時間打扮,反正也只是一直在位置上坐著而已,何不就穿著保暖、舒適又寬鬆的衣服上班。然北京當局有別於先前躺平文化開始盛行時,嚴厲批評年輕人不懂得吃苦耐勞,在噁心穿搭掀起風潮後,紐約時報分析這種穿著展現了年輕人的失落與虛無感,對長時間通勤與加班文化等職場壓力的無聲反抗,中共當局這次也意外的收起批評,稱比醜是職場人生的一種調侃,只要工作態度正確不涉及原則問題,就不需要過度解讀。從疫情期間就開始的職場社畜消極運動至今仍看不到盡頭,中國大陸經濟無起色,人民依舊辛苦的在職場的苦海裡掙扎,透過噁心穿搭抒發心中的不平,至少這是極少數可以自己作主,不需要身不由己的事情。看看自己再看看對岸,覺得臺灣能有現在這樣的發展和國情真的好珍貴,有正在為未來打拼的新鮮人,也有即將要投入一年義務役的年輕人,雖然有時也會感到挫敗,但臺灣的未來仍然充滿希望與動力。
  • 投書 中國大陸「十不青年」難抵臺灣熱血青年

    2024.03.15 | 17:08

    近期一年期義務役討論度極高,許多關注此事的網紅上街訪問民眾看法,其中以青年的想法最受關注,雖然不免有少數抵抗兵役的聲音存在,但大多年輕男生都給出正面回饋,坦然接受一年期義務役的挑戰,並期待兵役延長至一年後,能夠學習到更全面且符合現況來實際應用的戰技,這樣的感想讓臺灣人民看到國家的希望,也看到不管男女老少一起為自己國家努力的熱血情懷。反觀中國大陸經濟持續低迷,青年失業率仍未有起色,年輕人未符合社會期待加上政府嚴加管控,開始集體躺平、擺爛,放棄一切情況可能好轉的契機,只希望這一生能夠平平坦坦的過,近期大陸各平台甚至開始流行「十不青年」,在中國大陸社會和經濟頂上蓋了一層衝不破的網。「十不青年」所代表的是:不捐血、不捐款、不結婚、不生小孩、不買房、不買彩券、不入股市、不買基金、不扶老人及不感動。有網友評論不買房、不結婚、不生小孩可以理解為經濟條件不佳,無法開源只能節流的實際做法,不入股市、不買基金也許是因為無法承擔任何賠錢的風險,但不捐血、不扶老人聽起來很像是對整個社會和人生失望至極才會有的行為,專家認為中國社會的信任體系已崩壞,年輕人被迫用「不作為」的態度面對往後的人生,連自己的人生都要消極抵抗,更別說要多花力氣為國家付出。在這不容易的時代,臺灣青年生存也不太容易,但我們看到的是一種騎士精神,要謝謝你們勇於接受挑戰,一肩扛起國家對你們的期待,成就臺灣未來的戰力。
  • 投書 中國人走投無路,非法購買工作職位

    2024.03.01 | 16:04

    日前有陸媒調查發現,許多打著企業諮詢服務名義的公司,在小紅書和抖音等中國年輕人經常使用的社群平臺上販售職缺,不僅大型民間企業有標價,就連國企、央企的職缺都有行情價,只要付費給這些人力資源或企業諮詢公司,就能夠順利進入面試流程,基本上保證能找到工作,相關文章引發熱議後連結迅速被下架。中國大陸去年曾經連續6個月持續攀升的高失業率使就業市場萎靡,年輕人不抵失業洪流應聲「躺平」,但這一群不放棄希望、苦苦找尋職缺的族群, 被迫跨越法律的邊線,這都要歸咎當今中國大陸社會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人民深陷在政府虛無飄渺的政策底部,翻不出這攤經濟泥沼的年輕人只能靠有限的氣力為自己拚搏,在網路上購買面試機會和工作職缺;但他們承受的風險其實非常高,求職的虛假訊息散布在各大網路平臺,其中不乏非正當職缺混入當中,且這種應徵管道欠缺實際考察工作環境難以分辨工作真偽,更無法保證該職缺的真實性和工作內容,最後失去的不只是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連個人的資料隱私也承受著暴露在網路上的風險。許多陸籍公民在疫情後的生活始終不見起色,紛紛向政府求援,中共當局始終不願正視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導致居民投入非法情事以謀生活,先前暴增的移民潮與非法入境他國的問題尚未解決,接著爆出在網路平臺非法販售職缺的事件,中國大陸政府若持續漠視當地人民困境,恐怕將衍伸更多非法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