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24日突然取消6月12日和北韓領袖金正恩的「川金會」,北韓的回應卻相當友善委婉,仍期望會面成真。分析家指出,金正恩為發展經濟和鞏固政權,需要保住這場峰會。

川普24日以金正恩最近談話顯露「無比憤怒與公然敵意」為由取消峰會,北韓官方25日隨即表示「相當遺憾」,且「願意隨時(和美方)面對面坐下來」溝通。金正恩26日更突然和南韓總統文在寅會面,並表明拯救川金會的「堅定決心」。

「紐約時報」報導,金正恩對於川普取消峰會的回應有所節制,他隨後又採取不尋常的急迫外交行動。分析家認為,這些作法強烈顯示,金正恩不只是想要和美國達成外交協議,他可能還需要這項交易。

首爾峨山政策研究院(Asan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高級研究員申英哲(Shin Beom-chul,音譯)表示:「北韓在制裁下雖還能存活,尤其若獲得中國幫助;但只要制裁不解除,金正恩便永遠無法實現他承諾人民的快速經濟成長。」

1990年代數百萬北韓人因饑荒餓死。金正恩7年前上台時承諾,將讓北韓不再受物資缺乏所苦。他去年還因未實現承諾向全國道歉,今年又對2500萬國人表示,北韓如今已擁有核武,在經歷國際制裁多年後,國家方向可轉為繁榮經濟。

美國帶頭對北韓施加「最大壓力」所採取的最新一輪制裁,已破壞北韓獲取強勢貨幣購買進口物資的能力。聯合國安全理事會(UNSC)去年9月開始封鎖所有北韓主要出口品,包括煤炭、鐵礦砂、海產和織品。若全力執行,北韓90%出口將被封殺。

北韓對中國出口占對外貿易的超過90%。去年這部分出口額已下滑1/3至16億5000萬美元,近幾個月北韓對中國出口量更劇減達95%。聯合國的制裁也使得北韓進口煉油品銳減90%,造成當地汽油價格翻倍。

儘管如此,分析家指出,無論制裁帶來多大痛苦,金正恩也不會願意放棄核武。除非能夠達成一份協議,讓他在沒有核武作後盾的情況下,也能感到絕對安全。保住北韓的金氏政權,是他不容協商的首要考量。

然而,34歲的金正恩表現出願意繼續推動外交努力,顯示他可能面臨壓力,必須滿足國內對經濟擴張的越來越高期待,和擺脫制裁帶來的痛苦限制。

峨山政策研究院分析家全景勳認為,若北韓不趕快和美國重拾外交努力,金正恩可能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必須恢復核子測試,以施壓美國和「挽救他在國內外下滑的地位」。

「紐約時報」指出,金正恩或許大權在握,但不能保證他能長久身為北韓不容置疑的領導人。即使金正恩曾表示,核武是確保北韓生存的「寶劍」,他和川普談合作,可能令北韓軍方高階人士感到不安,擔心他拱手讓出北韓擁有的核武。

另一方面,金正恩上台後曾促進市場成長,並使得北韓出現一群富有階層。在他執政下,新一代北韓人民成長過程可接觸DVD和透過隨身碟散布的南韓肥皂劇及電影,因而更加嚮往較好的生活品質。

金正恩曾激發國人對國家經濟繁榮的期待,卻未能滿足這份期待,這恐怕會令曾經嚐過較富足生活的北韓民眾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