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日安排好的戲水活動剛好遇上「小紅」報到,用衛生棉條會增加感染風險嗎?坊間傳說衛生棉條會增加陰道感染的風險,不過,這是建立在「錯誤使用」的基礎上,使用時間避免超過8小時,並且在游泳或泡湯後,立即更換新棉條,才是正確的使用觀念。而且如果出現發燒、 畏寒、全身發紅、腹瀉、頭暈、臉色蒼白、嘔吐等症狀,很有可能是中毒休克症候群,要立刻停用並就醫,在維持乾爽的同時,也要多留意衛生棉條的使用狀況,才能維護身體健康唷!

食藥署指出,衛生棉條又稱衛生棉塞,屬於第二等級醫療器材,是由纖維或合成材質製成的圓柱體,可放在陰道吸收經血或其他陰道分泌物。棉條在歐美國家已普遍使用,讓女性在經期時活動可以更方便,並可保持外陰部肌膚透氣,減輕異味感。

在適當使用衛生棉條的情形下,衛生棉條並不會增加陰道感染的風險。食藥署說明,只有「錯誤使用」才會出現感染危機,而導致感染有常見的5大關鍵,大多與衛生習慣有關,包括:更換前未徹底清潔雙手、衛生棉條超過8小時未更換、使用衛生棉條游泳或泡湯後未立即更換、使用吸力過強的衛生棉條導致陰道周邊組織破皮損傷或將衛生棉條放置於浴室等潮濕處導致發霉。

除了注意使陰道感染的5大關鍵因素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食藥署說明,避免陰道感染的最好方法在於建立使用衛生用品的正確習慣,如更換衛生棉條前應徹底清潔雙手、每3到6小時更換,避免超過8小時,以及選擇適合自己流量的衛生棉條,不要為了延長更換時間而使用吸收力較高的棉條;一次只使用一個棉條,置放新棉條前,記得先取出體內的棉條,且不要重複使用。

最重要的是,要留意使用時是否有中毒休克症候群(TSS,Toxic Shock Syndrome)相關症狀,在使用時,若出現發燒38.9度以上、 畏寒、全身發紅、腹瀉、頭暈、臉色蒼白、嘔吐等狀況,必須要立刻停用,並盡速就醫。

另外,在購買前,應確認有核可字樣如「衛部(署)醫器輸(製)字第○○○○○○號」,並且仔細閱讀說明書上注意事項與使用方法,依照說明書正確使用,讓女性朋友在「親戚報到」的這段時間,可以享有乾爽潔淨又衛生的生活品質。

民眾在購買前應確認有核可字樣如「衛部(署)醫器輸(製)字第○○○○○○號」(紅圈處),並且仔細閱讀說明書上注意事項與使用方法,依照說明書正確使用。   圖:丘秝榕/攝

使用衛生棉條常見的錯誤習慣有5大項。   圖:新頭殼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