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閔昨(30)日一篇臉書貼文,開頭便以「天無照甲子,人無照天理」表達心聲。貼文中提起母親,真情流露,貼文至今已逾萬人按讚。另管中閔文化大學畢業學歷也遭攻擊;台大經濟系畢業,號稱經濟學家的吳嘉隆表示,「我只對中國文化大學有意見,因為這是當年大學聯考的最後一名學校。從台北、紐約、到高雄,我一路都有機會接觸到許多文大的人,赫然發現了他們身上的共同文化,完全不適合台大人」,戰學校言論一出,引起大批網友不滿,直呼莫非這是「台大純種優越感」,「言語邏輯都充滿歧視還自鳴得意大放厥詞,這麼多年高等教育教的理性思辨、摒除偏見這種做學問的基本道理都到哪去了」?更有文化大學校友至管中閔貼文下留言為學長打氣。

管中閔表示母親年輕時就在台大註冊組以基層職員身分服務;小時管中閔也曾跟著母親去上班,他直言,「台大是生根在血肉的生命風景 」。曾經是建中畢業的高材生,管中閔回憶他卻曾經差點考不上大學,「讀文化大學繼續『由你玩四年』」氣得父親不跟他講話。當選台大校長時,他第一個想到的便是邀請父母親出席就職典禮,認為對父母來說應有獨特價值,「一輩子都在台大校園基層當個小職員的母親,能親眼看到自己兒子當上台大校長的那一刻,對她這一生應該也很有意義」。然而,管中閔話鋒一轉,「當時,我壓根不可能想到,最終根本不會有什麼管中閔就任台大校長的就職典禮」。

「從我當選台大校長後,面對持續的政治恐攻與媒體司法操弄、到教育部427駁回台大校長當選人的處分,最巨大、最深層的剝奪與衝擊,不是被拿掉台大校長這個職位,也不是荒唐荒謬被的行政機關『準褫奪公權』,不再具有參與台大校長遴選與當選可能的個人基本權利」,管中閔直言,最大的衝擊是「被從根剝奪、毀壞,我自己生命經驗曾相信、信任或擁有的一切事物,台大之於我個人的生命場景,學術自由與大學自主的社會體制,以及我們根深蒂固相信的民主、司法、各種憲法價值、甚至所有的社會信任機制」。

管中閔表示,三個多月的堅持,是為了守護大學自治與學術自由,與面對「分裂內耗、價值混亂的台灣,如何創造社會信任機制的核心價值,讓台灣走出重複循環的困境」。他表示,這個信任崩壞、分裂內耗、價值混亂的社會,首要是找到重建社會信任機制的起點。他也提及許多候選人都提起當年的台大校長傅斯年,是因為真正的社會心理需求,亟需一個正直正派的價值象徵,然後從這個價值象徵重頭打造台灣信任機制。

管中閔痛批,「當政治力透過不斷恣意干涉到否決台大校長聘任案,甚至一路動員族群仇恨,將台灣的大學自治與學術自由徹底空骸化。如此一來,台灣的大學與學術,還剩下什麼精神資產?台灣的自由與民主,又還有什麼值得對外彰顯或標榜的正面具體意涵?」

管中閔表示,這三個月親身跟基層民氣接地氣,他感知「這種支持的草根力量是超越藍綠、超越階層與族群的」,他表示這種支持未必是支持他個人,「而是一種想找回正道、找回良知、讓台灣回歸正軌,這種鬱悶已久的社會力」。

管中閔指出,權力者這三個多月的拔管行為,大家有目共睹。不少基層人民呈現的憤怒很直接,「他們憤怒的原因不是大學自治或學術自由,而是對執政統治集團、對權力者在各種國家名器、職位上貪得無饜的不滿,吃銅吃鐵(台語),如今連台大也要硬吃下來」,「連威權時代也要尊重、即使校長官派時也不敢大辣辣吃相難看的台灣大學,我們當前的國家領導者卻可以如此難看、如此惡劣,動員所有國家機器,就是要硬吃下來」!他痛批,「天無照甲子」,權力者「人無照天理」, 這才是民間對統治者三個多月來強蠻「拔管」,貪得無饜,極度憤怒不滿的根源。

台大經濟系畢業,號稱經濟學家的吳嘉隆表示,「我只對中國文化大學有意見,因為這是當年大學聯考的最後一名學校。從台北、紐約、到高雄,我一路都有機會接觸到許多文大的人,赫然發現了他們身上的共同文化,完全不適合台大人」   圖:翻攝自吳嘉隆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