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國小 120 年校史歲月為圓心,牽連起地方緊密人際網絡的大溪,才能擁有的獨特風景。從1908 年(明治 41 年),「學田六君子」呂鷹揚、呂建邦、王式璋、江建臣、黃炳南、黃玉麟等六位仕紳,百年以來,大溪國小培育出無數優秀學子,近年許多大溪人熟悉的名字,「大房豆干」創始人黃伯輝、「木頭博士」李順益,都是出自大溪國小,校友黃日香故事館負責人黃淑君認為,大溪國小在許多大溪人的心中,或許會漸漸成為一種地標般的存在, 無論離家多遠、多久,回到故鄉仍能找到一個不變的地方。
位於登龍路上的大溪國小,鄰近熱鬧的和平老街,與匯聚在地人日常所需的中央路,校門口有著兩層樓高、校園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仿老街的牌樓立面巍峨矗立。蔥郁樹影搖曳間,透露著這所老學校的百年歷史,走過草創、戰火與社會形態變遷,它依然在這裡守候,凝視著大溪孩子們上下學的身影,一如過去的每一天。
地方耆老仕紳心繫興學
在笑聲與琅琅讀書聲背後,這所擁有 120 年歷史的學校,其身世要由日治時期的「臺北國語傳習所大嵙崁分教場」講起。1897 年(明治 30 年),已在臺灣確立政權的日本政府,開始於各地設立「國語傳習所」,進行臺日語言的翻譯研究,同時也傳授日語課程。
當時,於舊新南街上設有私塾講授漢學的鄉紳呂鷹揚, 與關心地方教育普及的呂建邦等人,決定趁相關政府官員到大溪視察教育事務時,向他們提出興辦教育場所的構想,雙方幾經討論,終於在該年的 11 月 6 日,成立臺北國語傳習所大嵙崁分教場,於舊新南街上借用民房,是為學校前身。隔年,日本政權在臺灣正式推動小學校與公學校教育,地方耆老與仕紳,如呂鷹揚、呂建邦、黃炳南、簡送德、李賡颺、王式璋、廖希珍、林維龍、江次德等人,決定組織建校委員會以申請設校,終於在同年獲准,以「大嵙崁公學校」之名, 正式踏出地方新式教育的第一步。
回首校史,許多地方人士的無私奉獻,正是這所百年學校,之所以能逐漸站穩腳步的重要關鍵,「學田六君子」即是一例。1908 年(明治 41 年),「學田學務委員會」為了協助籌措營運學校資金而成立,呂鷹揚、呂建邦、王式璋、江建臣、黃炳南(後由其子黃石添實際負責學田的開墾事務)、黃玉麟等六位仕紳,在教育、商業、地方自治活動上均活躍而有所成就,六人基於對地方教育的熱忱,將共有開墾權、位於阿姆坪地區 60 餘甲的土地贈與學校作為「學田」,意即田地開墾的全部所得,將提供給學校營運所用。直到現在,這件事仍為許多大溪人津津樂道,問起時、常是手往石門水庫的方向一指,就說道:「以前我們叫那個是學田六君子……。」
走過草創的校舍變遷
1901 年(明治 34 年),由於新南街的民房教室過於簡陋,為了因應已漸趨完善的學校規模,校方首先選擇在上街(昔郵局旁鎮公所職員宿舍)興建新教室,這批第二代教室陪伴學生們近二十年,直到1919 年(大正 8 年),隨著學生人數穩定增加,校舍空間也逐漸飽和,校方與擔任學務委員的仕紳們,決定開始尋覓第三處校地。
在此我們稍停一下,將時光往前撥動,暫時回到清末所屬的 1843 年,商業望族林本源家族,於大嵙崁街區選定了上街與下街間的土地,開始建築宅邸「通議第」,這座大型城邸的腹地涵蓋了今天的大溪國小與大溪運動公園,有著可觀的建築量體與堅固的大型石牆,曾在 1895 年乙未戰爭的抗日衝突中,提供給當地居民作為避難所,可惜在戰時的猛烈砲火與後續的人為拆除中,城邸大部分建築均已遭到毀損, 至今只留下部分遺跡。
在這樣的背景下,來到1919 年(大正 8 年),需要新校舍以容納更多學生的學校,由江建臣、呂建邦等學務委員出面,商請林本源家族提供校地,終於正式落腳於通議第原址左側,也就是現今所見的位置上。
歷經戰火的空間記憶
1921 年(大正 10 年),大嵙崁公學校改名為「大溪公學校」,在度過一段相對平穩的日子後,隨著世界時局的激烈動盪,日本積極加強在臺灣的皇民化運動,大溪公學校又於1941 年(昭和 16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再度改名為「大溪宮前國民學校」,宮前亦即神社之前, 學生會定期由教師帶領到神社參拜,以培養對日本及其天皇的忠誠,這也成了當時小學生們的共同記憶。
二次世界大戰帶來的動亂與陰影,無法避免地影響著臺灣,1945年( 民國 34 年),因北部的臺大醫院受到戰火波及,不得不南遷、借用當時的國小校舍作為臨時醫院與避難所,鄰近學校的黃伯輝與李詩益兩家,也將一部份的房子出借作為醫師宿舍使用。為了不使教育完全停頓, 師生們將上課地點移至部分廟宇與民房,據資深教師、當時就讀四年級的江怡德回憶,在被分配到月眉三合院上課的日子裡,儘管有了暫時的教室,但經常當他們走在往月眉的路上,空襲警報就會突然響起,學生們不得不趕快掉頭回家,或跳進大水溝裡躲避。
在大時代的動盪中,斷斷續續卻仍堅持著學習,江怡德便是在這樣的環境裡,度過了大溪宮前國民學校的最後時光, 隨著臺灣光復,變成了「大溪國民學校」的五年級學生。
校園中不變的感情與精神
從日治時期一路走到臺灣光復以後,許多時光與景色如頁頁課本,從孩子們的指尖翻過。大溪國民學校於1968年(民國 57 年),推行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後,又一次改名為「大溪國民小學」,並以這個名字繼續旅程。
百年以來,大溪國小培育出無數優秀學子,他們也回過頭來成為學校繼續堅實教育基礎的重要力量,以幾波校園建設工程為例,我們可以在其中看見許多大溪人熟悉的名字,如「大房豆干」創始人、時任里長的黃伯輝,就曾積極協助建設募款與監工;以及有「木頭博士」之稱,出身木作與建築的李順益,也曾為學校設計校舍,在至今仍保留著的老照片與舊設計圖中,彷彿能看見他們對學校深厚的情感與溫暖記憶。
2007 年(民國96 年),與 110 週年校慶一同完成的老舊校舍整建計畫,奠定了現今我們所見的大溪國小校園模樣。然而無論校舍與教室如何改建更新,始終不變的,是伴隨校史流傳至今的精神,以及在人與人互動中連結至地方的深厚情誼。校友黃淑君(黃日香故事館負責人)認為,大溪國小在許多大溪人的心中,或許會漸漸成為一種地標般的存在, 無論離家多遠、多久,回到故鄉仍能找到一個不變的地方。一如黃淑君自己,不僅與祖父祖母、父親、兒女都是校友, 最小的女兒黃蓓文也在今年夏天回到母校服務,成為大溪國小傳承教育的一員。
許許多多大溪國小畢業的孩子,至今仍與同學、老師們保持密切聯繫,或以教師、校園志工、贊助人的形式,持續成為這個學校的一分子,甚至此後的幾年中,送自己的孩子與孫子到母校去上學。而這或許正是以大溪國小 120 年校史歲月為圓心,牽連起地方緊密人際網絡的大溪,才能擁有的獨特風景。
大溪傳奇全文取自: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大溪木藝博物館《一本大溪 》
民國 76 年(1987 年)大溪國小 90 週年校慶新建校門落成。 圖:桃園市文化局木博館提供
看見大溪國小歷史光影。民國 50 年代,美術課上專心畫圖的孩子們 圖:桃園市文化局木博館提供
走讀百年建校史-大溪國小x建校x大事記 圖:桃園市文化局木博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