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同意擁有迷人的外貌的人,對收入、工作機會和事業成功都有莫大關係,在其他社會環境中,也可以獲得優待,而擁有亮麗外貌的好處也不僅於此,根據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最新研究進一步發現:外表吸引人的財務分析師,更容易獲取關鍵資訊及作出更準確的盈利預測。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會計學院副教授楊勇在其〈並不膚淺?分析師的美貎及其表現〉(More than Skin-deep? Analysts' Beauty and Their Performance)一篇論文中,在這次研究之中,研究人員細心研究了中國國內2,328 名分析師,於2005 至 2014年間所進行的89,056項盈利預測。這些分析師來自102間不同的券商,涵蓋了國內所有最大型的券商,並將有關研究進一步延伸至中國資本市場中的資訊獲取和盈利預測表現,並發現財務分析師的外表與其盈利預測準確性及股票建議資訊豐富程度息息相關,簡單來說,財務分析師的外表評分愈高,其預測錯誤便愈低。換句話說,外表越出眾的分析師,其預測也愈準確。

在資本市場之中,賣方的財務分析師地位舉足輕重,因此通常由經紀交易商及投資銀行聘請,他們負責發放關於特定證券或股票的資訊,向投資者提供他們需要的必要資訊,以判斷個別投資項目的吸引力。楊勇表示:「中國股票市場由零售投資者(散戶)主導,他們較機構投資者更易受到所謂專家意見的左右,因此這些財經分析師具有更大的影響力。」

而為什麼財務分析師的外表會影響他判斷營利的準度呢?因為財務分析師必須積極從不同渠道獲取資訊,其中一個關鍵來源就是與企業管理層的私人交流,在其盈利預測和股票建議方面,這些從私交而來的資訊,甚至比公司公開披露的資料及分析師的個人重點研究更為有用,而長相較佳的分析師,在資訊獲取方面可獲得更佳待遇,使其預測更為準確。

楊勇指出:「外表吸引的分析師在拜訪企業時,較常能夠直接與管理層會面,從而獲取資訊。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企業管理人員較容易向外表吸引的分析師披露資訊。換句話說,企業管理人員對財務分析師的歧視,純粹受其審美眼光所左右,當企業管理人員更需要倚賴分析師來公布資訊及引導市場,他們較不容易基於自己的審美眼光來挑選分析師。」

由這份論文可見,現代社會中「以貌取人」的意識形態已經深植人心,而楊教授也特別疾呼表示:「由於這種形式的歧視源於心理和社會偏見,而且難於規範,因此為金融業界的監管者和從業員帶來了新的挑戰。」希望企業管理層能夠正視這個問題,並倚賴分析師來公布資訊及引導市場,別再被美貌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