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是會議分組會議20日舉行第一次會議。不過,還是有人質疑分組名單「黑箱作業」。對此,籌備委員會副執行秘書林峯正表示,2月13日第四次籌備委員會確定分組名單時,所有籌委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名單,他強調,「那天開會全部籌委都出席,沒有聽到任何籌委抗議說他的意見沒有被聽到,或沒有機會說出來」。
國是會議分組會議20日上午舉行第一次會議。林峯正會後轉述會議內容時,也回應外界相關質疑。對於外界有人質疑改革議題決定過程黑箱,林峯正表示,這次議題是11月初就公開對外徵詢,議題門檻沒有設限,最後才於上週公佈、歸納成21大類。相較 18年前1999年全國司改國是會議,當時的議題都是司法院、法務部提出,外面的議題幾乎都進不去。
至於分組委員名單被質疑為黑箱,林峯正表示,分組委員產生是由各籌備委員推薦、或相關團體推薦名單。從2月1日開始作業,一直到13日共12天決定名單,期間又因為春節假期影響,工作期程很短。
林峯正表示,最後還是在13日於總統府召開第四次籌備委員會,針對分組委員名單具體討論。所有籌委也可以針對各分組委員推薦名單,或那個人應該要放哪一組。
林峯正表示,後來有一點改變是,很多籌委認為每一組僅規劃1位法律學者,恐怕無法容納學界意見,經過2天在網路電郵群組得到「幾乎全體籌委」支持,在每一分組增設第2位法律學者;並兼顧非法律人過半,也因此增設1位非法律人。在5個分組裡,每一組分組委員人數也從15人增加到17人。
林峯正也表示,副召集人瞿海源也給所有籌委一個書面說明,解釋「如何從5百的名單慢慢形成」。但林峯正強調,「幕僚必須做些開會前準備,名單也僅是建議名單」,2月13日開籌委會前,大家還繼續交換意見,「那天開會全部籌委都出席,沒有聽到任何籌委,抗議說他的意見沒有被聽到或沒有機會說出來」。
林峯正表示,如果開會現場大家都可以發言討論,最後做成決議,他就不知道為何有黑箱的批評?
為何13日沒有公佈名單,林峯正表示,因為律師公會要到15日才票選。
至於13日分組會議前,8日會議預先討論名單,林峯正表示,包括瞿海源、許宗力與各分組召集人都參與討論。也就是至少有6位籌委參與討論提出建議名單,並於13日開會前送給大家參考。而13日開會前,也有籌委建議應該要在那個組別進行調整。林峯正表示,這個討論其實從2月1日即開始討論。
媒體追問,那2月8日建議的名單與13日的名單差距多大,林峯正表示,如果有籌委對外講,那是籌委個人發言,他作為幕僚不適宜公佈。他強調,這並不是說,當天拿出一份建議的名單,大家都不能再討論,「黑箱的指控是言之過重」。他強調,要從5百個人的名單,慢慢篩選出 70幾個,有可能是2月13日大家拿一張白紙把名字填上去嗎?恐怕討論一天也討論不出來,勢必有人要辛苦一點,先有些想法建議,這是個合理的討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