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美國聯準會(Fed)理事的芝加哥大學博思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克羅茲納(Randall Kroszner)新近發表報告指出,金融交易的科技基礎設施正在快速改變,例如銀行金融、數位貨幣、P2P(個人對個人)網路借貸平台與群眾募資,已對聯準會與其他國家央行的貨幣決策構成挑戰。

克羅茲納是在亞特蘭大聯邦準備銀行於本月初舉行的第20屆金融市場年度研討會上發表這項研究報告,探討科技轉變對商業銀行帶來的影響,而商業銀行存款放款模式,是當今各國央行利率政策對實質經濟發揮作用的管道。

克羅茲納曾在2006至2009年金融海嘯最嚴重的時期擔任Fed理事,他在報告中表示:「由總體經濟的角度來看,商業銀行甚至央行都面臨支付系統可能遭遇破壞性競爭,進而影響貨幣政策傳遞的傳統管道。」

多年來聯準會都是調整銀行存放於央行的過剩準備金來寬鬆或緊縮信用。當聯準會讓更多準備金進入金融體系,利率便下滑,鼓勵借貸與刺激經濟活動;當聯準會自金融體系抽走銀行的準備金,利率則上揚,經濟隨之冷卻。

克羅茲納認為,如今新的融資來源將削弱Fed對貨幣供給、利率與通膨的掌控。

他進一步說明:「數位貨幣、行動金融、群眾募資與P2P網路借貸可能會打擊傳統商業銀行在標準『貨幣乘數』(money multiplier)過程中的角色,亦即透過銀行準備金的改變來影響貨幣供給與物價水準。」

如果傳統金融體系之外的放貸活動愈來愈多,那麼聯準會與其他國家央行將愈來愈難影響經濟。

「由於於金融與支付系統可能面臨破壞性創新,主管當局與央行需要了解這類改變如何影響個體與總體審慎機制(prudential regimes)的成本-效益權衡,以及如何破壞貨幣政策影響經濟的傳統管道,」克羅茲納表示。

除了科技,克羅茲納也提及金融危機以來的法規修改同樣造成金融體系內的活動減少,而進入信用市場較不受規範、晦暗的角落。「商業銀行的角色、功能與生存能力面臨眾多威脅。」他說:「商業銀行與央行當然還沒滅亡,但已被虎視眈眈的科技創新者鎖定。」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