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又穎事件 (Cindy Yang) 的遺憾,掀起許多對於網路上不當匿名言論的批判。在為一個逝去的生命哀悼之餘,也讓人認為更該重視網路上訊息應對的文化與能力。筆者曾在網路社群打滾十多年,在此來寫寫網路世代的「生存」法則。

如同去年連勝文對媒體提到的,他覺得自己像是被網路罷凌了。有許多不熟網路的人,跟筆者提到網路時,常常都覺得「網路像是個洪水猛獸,上面的網友只會謾罵,非常凶狠又不理性」。

選後,曾與幾位媒體人、政治人物聊天時,他們都不約而同提到「網路很可怕」的這個概念。作為一個長期參與網路討論的人,我覺得有幾件事情值得一提。

第一件事情是,不是每個網友都那麼凶狠,真正會傷害你、會對你有深仇大恨的,通常跟你有一定程度的聯繫或與你有一定程度的糾葛,也可能他對你已經有強烈的成見(對政治人物而言,這通常是最困擾的事情)。第二是多數人低估群眾的「記憶」,面對網路群眾,哪天你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情,都可能被挖出來複述的。如同某政治人物在極力撇清自己與特定工程關係的同時,卻不斷的被「起底」找出有關係的證據。他們討厭你,是因為你把他們當白癡。

最後是「臆測」與「事實」的界線相對模糊,我們社會對於「證據」的檢驗與要求,目前的素養我認為還在不及格的階段。群眾很少檢驗證據,所以理論上匿名毫無證據的言論應該直接被忽略,但有時還是能造成影響。

這一點並不能單向的去怪罪匿名發表不認同言論的人,同時也應該檢討我們的資訊素養為何沒有要求我們去求證每個資料。爆料文化與匿名黑函文化,從古代到現在就有非常多類似的行為,並不只因為網路而生,重要的是我們怎麼在網路的複雜訊息中,找到真正重要的訊息,以及當自己成為被攻擊方時,該如何自處。

其中網路帶來許多新的議題,諸如:

* 可以快速的傳播到數以萬計起跳的人眼前。

* 在現實中我們可以忽視個人的獨特性,但在網路上每個人都能自由發言。

* 不認同你的群眾對你的生活是可能有破壞力的。他們可能會影響你的工作、生活、職業,甚至當你違法尚未被發現時,他們就是有能力查出來並送你進法庭。

* 身邊你以為的好友隨時可能在網路上背後捅你刀,信任薄弱。

也有許多新的網路文化對應而生,其中最核心的因素是:對於不同意見的容忍將成為一個必備的技能。每個人都得習慣,有兩個不同的你,一個你存在群眾的心中變成「印象」,另一個你是你自己習慣的你。

去年選後不時有人問我,要怎麼討網友喜歡。我的答案通常都非常顛覆多數人的認知。那就是如果他們不喜歡你,那就算了吧。「讓他們罵吧」。

在網路上被罵是稀鬆平常的事情,問題不在被罵,而是被罵的原因是否合理,以及有沒有其他人能為你辯護的理由。去年柯文哲與連勝文的台北市長選舉,相信大家印象仍深,柯文哲也曾經一度因為性別議題被網友群起撻伐,但柯文哲選擇認錯補課,自然喚回願意為他辯護的群眾,瞬間逆轉局勢。

另一個反例則是連勝文面對網路意見的態度搖擺,他先發表一篇支持同志的意見後,卻在遭遇壓力下,沒幾天就撤下自己原先的論調,這立場的搖擺,一次得罪同志方與反同志方,導致他完全沒有盟友。

很多人會說,難道連勝文不搖擺就會有人支持他嗎?其實也不會,只是至少他會有盟友。網路上不存在萬人迷,一定有支持派跟反對派,重要的不是「所有人」的認同,而是「我方陣營有多大」。

爭取更多支持我方陣營的人,最直接的作法是直面網路上的批評。會有許多人來當面詢問你、向你求證,此時「誠實」而直接的回應是唯一的上策,「說謊」只會讓問題更加嚴重。過去許多的危機公關教學只教你以拖待變,掩飾門面;但網路現實是人們會認同你是個會犯錯的活生生人類,若真的是做錯事,被笑個幾天也就過去了。

對於那些只是立場不同的議題,我們該給每個議題一個正式的公開回應,但不用死纏爛打。重點不是「不認同你」的人,而是那些可能會透過瀏覽來決定是否支持你的「第三者」。對於批評你的意見,確保你的回應在顯眼的位置,能讓至少一個與你無直接相關的陌生人覺得合理,再來就交給網路自然去發展。面對網路上的批評,切忌私下接觸與討論處理,這往往只是給你的對手更多火力來攻擊你。

其實我們早已活在一個隨時都要接受監督的網路時代,接受不同意見是一種雅量,面對不同意見並回應將會是一種義務。

不把不同意見對自己的影響放在心上,將會是雅量的新定義。萬人迷不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知道有人討厭自己、有人喜歡自己,卻能與自己的缺點一起活的自在。

來自群眾的不同意見有時會帶來壓力、會影響生活與思考,但我們無法逃避。我們真正該鍛鍊的是讓個人擁有能夠面對壓力的心靈,能夠接受別人直接表達的不同意見,而社會也不應該因此過度逼迫個人。網路意見不見得會殺了一個人,而過強的自尊與自卑以及群眾對於無根據負面意見與謠言的過度重視,則相對很容易會殺掉一個人。

面對網路上的惡意意見,比起真的難過地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倒不如讓我們也一同勇敢的對自己不認同的事情與人,好好的說出心中的想法吧。也或許當說出來之後,將會成為解決這個問題的另一個契機。

管制言論也管不住現實的耳語,比起打網路管制的主意,不如學著面對。只有網路是我們能夠最強而有力反擊耳語的地方。網路世代的求生術,從學會對不同意見的回應開始吧。

作者:TonyQ(誤入政治的軟體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