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災過去4年了,台灣社會依舊一片反核聲浪。隨著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日前附和民進黨的主張,強調「2025年非核家園絕對不是口號」,呼籲朝野「要具體地做」,能源局也表示台灣將朝向「低碳化的永續產業結構轉型」,我國的能源政策正面臨通盤檢討的分水嶺。

福島核災發生後,德國總理梅克爾即斷然關閉8座核電廠,公開承認「沒有絕對的核安」,大膽宣布能源結構轉型的時間表。4年後的今天,再生能源在德國不僅成功彌補核電減少的發電量,而且供電保持穩定,電費也得到控制。工業電價低於歐洲各國,經濟活力暢旺的同時,用電量卻逐年下滑,能源轉型的成績令人刮目相看。

德國的科技水準、氣候條件、和人民的環保意識,都跟台灣不同,再生能源和電力市場自由化的經驗累積數十年,能源政策不可能完全適用於台灣。但作為相關領域研究和應用的先驅,此刻我們一同回顧德國經驗,對台灣想像「後核電時代」應該有相當的啟發。

德文的能源轉型(Energiewende)一字,在各國文獻和新聞報導中被廣泛使用,至少具有以下內涵:

◆順應反核民意 訂定時間表

早在1980年代,德國科學家就提出能源轉型的觀念,思考工業國家用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和核能的可行性。1991年,德國首度立法要求電力業者以固定價格併聯再生能源。不過,能源政策翻轉的關鍵是1998年的大選,與財團關係密切的保守黨,在連續執政16年後下台,由反核的綠黨取而代之。

綠黨執政不到2年,就迫使境內的所有核電廠,在32年的運轉年限內提早除役,並在2000年實施《再生能源法》,以保證收購價為誘因,鼓勵民間投資再生能源。從此,再生能源占用電量的比重,就從原來的7%,一路爬升到去年的28%。

德國的民眾普遍認為,短時間內雖然還是無法放棄核電,但是應該給再生能源機會,這是綠黨的廢核政策當時得到選民支持的原因。

2005年梅克爾上台,出身保守黨的她,在財團和核電工業的遊說下,曾在2010年成功讓核電廠延役。不料半年不到,日本的福島就發生災變,氫爆的畫面在德國的電視上一次又一次重播,勾起民眾骨子裡對核電的恐懼,讓許多老一輩的人想起1986年的車諾比爾核災,當時連遠在千里外的西歐也遭到輻射污染。

面對高到8成的反核民意,政治嗅覺敏感的梅克爾立刻改變立場,與在野黨聯手修法,國會在福島災後的3個月就完成核電的退場機制,強迫剩下的9座核電廠在2022年前提前除役。

廢核符合多數民意,核電在德國沒有將來,也迫使製造業的龍頭西門子讓步,退出經營了半個世紀的核能事業。影響力廣大的《明鏡週刊》,當時就以「核電工業的911」和「核能時代的終結」,來形容福島事故對全球核電工業和能源政策的衝擊。

延續綠黨能源政策的思維,梅克爾政府因應福島核災提出的「未來能源供應」法案,比綠黨更有野心和前瞻性,在確保能源供應、減少碳排、和維持合理電價的前提之下,逐年提高綠色能源的比例,願景是讓德國在2050年前轉型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能源體系以再生能源為主體」的工業大國。

◆提供誘因 再生能源遍地開花

後核電時代的電從哪裡來?由於燃燒煤炭和天然氣有碳排的問題,為了抑制氣候暖化,未來的電絕大部分只能從再生能源來,尤其是成本低廉而且供電相對穩定的風力發電,有機會取代核能和火力,扮演基載電力的角色。

至於碳排少、發電效率高的天然氣發電,從開機到滿載反應迅速,在未來的電力供應或許能扮演輔助的角色,以靈活因應再生能源供電不穩定的問題,這是德國未來電力結構的規劃方向。

靠天吃飯的再生能源,最早開發的時候規模都不大,輸配電網和系統也要跟著調適,不可能一蹴可幾。德國的作法,是由政府立法建立機制,強制電力業者以高於傳統電力的固定價格,連續收購再生能源20年,也就是說用長期而穩定的投資報酬率吸引民間投資。

既然發電環保又有利可圖,而且政策明確,銀行和保險業者也樂於提供融資,投資再生能源在德國成了全民運動。家家戶戶在屋頂裝置太陽能板,熱心的民眾集資經營公民風場、沼氣發電站和太陽能發電廠,連人煙稀少、產業不發達的鄉鎮,為了增加地方收入,也充分利用在地的氣候和地理優勢,競相投入再生能源的開發。

德國就是靠這套保證收購價的機制,讓再生能源的比重,逐年增加1到2個百分點,積少成多向能源轉型的目標邁進。受福島災變的刺激,再生能源在過去4年出現爆炸性的成長,比重由20%一下子暴增到28%,在去年首度超越褐煤、煙煤、核能和天然氣,躍居電力來源的首位。

德國全力發展綠電15年後的結果是小型、分散、和多樣化的發電,如螞蟻雄兵般從下而上翻轉整個能源體系,逐漸取代大規模的集中式發電。電業的價值鏈也從資本密集的能源採購和設備投資,轉移到專門設計、安裝和製造零組件的中小企業,撼動大型能源和製造業集團的壟斷地位。

◆全民買單 開徵能源稅

不過,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再生能源發電一開始投入的時候,成本比傳統電力高,到底誰應該掏腰包?德國不是政府出錢補貼,而是由全民買單,向家戶收取再生能源附加費,用來支付收購價和市場價格的差價。

附加費15年前剛實施的時候,還不到電費的2%,隨著發電比重的上升才逐年調高,讓民眾慢慢習慣和接受。由於社會對綠能發展有高度共識,加上政府不斷宣導,民調顯示大眾樂於支付比較高的電價,來支持再生能源的發展。既使福島核災後再生能源比重大增,到去年逼近用電量的3成,導致附加費漲到電費的1/5,多數的民意還是認為「合理」。

也就是說,德國跟台灣不同,不是等到再生能源成本降下來後才考慮跟進,而是早在技術還不成熟、而且成本還很昂貴的15年前,就用政策誘導的方式,開始在德國大規模應用,走在各國之前提升技術和評估在現實世界的可行性,為德國找出最符合成本效益的發電方式。政府還逐年調降收購價,以刺激業界研發出發電功率更高的產品。邊做邊學多年下來,綠電的發電成本在德國大幅下降,像是風能蘊藏豐富的北部平原,風力發電的成本折合台幣只有每度2元。

德國重要的再生能源智庫Agora在上個月也指出,當地大型太陽能廠的發電成本,已經從10年前的每度13元,降到現在只剩下每度3元,相當於火力和天然氣,低於核能發電。在日照豐富的地區例如中東的杜拜,剛簽的發電合約每度甚至不用2元,可見太陽能發電的成本降得比原先預期的還快。

因此,學者的結論是,「各國政府現在應該調整未來的供電規劃」,「太陽能與風力將是未來能源的主力」。

此外,能源稅也是能源轉型重要的政策工具。德國一直要等到綠黨執政後,才跟上北歐國家的腳步,對汽油和家庭用電課徵能源稅和電力稅,讓廠商和消費者對破壞環境的代價「有感」,進而節約能源和改變生產方式和生活習慣。

德國的經驗證明,經濟成長率與用電量不一定成正比,業界傾全力投資節能科技的結果,最近連續幾年都出現用電量下滑的現象。像是去年全國的用電量,就比前一年少了4%,梅克爾政府規劃2020年用電較2008年減少10%的目標可望達陣。

◆確保供電穩定 維持產業競爭力

許多台灣人以為,德國推動再生能源導致電價飛漲;事實上,以目前家庭電費每度10元為例,實際上用於發電和配電的不到一半,還有占電費17%的加值稅、9%電力稅、和各種規費,而再生能源附加費只是電價的一部分,將高電價完全歸咎於再生能源並不公平。

附加費占電費的比重原本不高,沒想到福島核災後,再生能源成長的太快,附加費從每度1.2元一下子暴增到2元,超過政府原先的規劃;以年用電3500度來計算,等於每一戶得多繳3千元,增加民眾不小的負擔。為了避免引起民怨,國會在去年已經修法,限制再生能源每年新建容量的上限,可望暫時控制住電價,但原訂2025年前占總用電量40至45%的目標值還是沒有改變。

也有人以為,高電價導致德國產業出走;事實上,德國為了維持國際競爭力,包括煉鋁等高耗能產業在內,有2千多家的廠商不用繳再生能源附加費,而且優先併聯的再生能源,量大到一定程度後,在自由的電力市場上有壓低大盤價的效果,結果是德國的製造業反而是能源轉型的贏家,工業電價比鄰近的歐盟國家還低廉。

電力是經濟發展的命脈,即使再生能源占用電量的比例已經逼近3成,德國的電力供應依舊穩定,每戶停電時間在過去幾年都維持在15分鐘上下,供電可靠度在世界先進國家當中名列前茅;官員預估,未來幾年也不會出現限電或缺電的現象。經濟部在其網站上公開批評,「德國輸配電設施未能配合再生能源快速發展,導致電力系統無法穩定供應」,顯然是危言聳聽。

回顧1990年代至今德國發展再生能源的經驗,由於比其他國家還早一步投入,研發能量和技術都留在國內,相關產業早已成為國家產業策略重要的一環,就業人口僅次於汽車和機械兩大龍頭產業。目前德國全國一共裝置了上百萬套的太陽能發電設備、兩萬多台的風車、和8千座沼氣發電站,國內應用的成功經驗,幫助廠商將產品銷售到海外,例如風力和沼氣發電的出口率就高達7成。如果興建順利,在不久的將來,台灣海峽上也將豎立西門子的離岸風力發電機。

總之,德國的能源轉型不是光喊話,也不是什麼綠色奇蹟,而是確立大方向後,數十年來一點一滴的實踐。反觀台灣,朝野在2002年通過的《環境基本法》,就已主張「非核家園」的目標,但喊了十多年後,要民眾如何相信,再度成為朝野共識的「2025年非核家園」,不只是口號?明年的總統候選人是否該說清楚,在未來的10年,你們到底想要怎麼「具體地做」?

作者:林育立(現居柏林的資深媒體人)

即使再生能源的比重持續增加,德國的供電可靠度在世界先進國家當中依舊名列前茅。圖:取自energytransition.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