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28日將召開「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諮詢會議」。中研院翁啟惠今(27)日表示,建築地使用舊有廠房,開發範圍在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修正案中僅剩4公頃,而非有白鷺鷥的溼地,希望生技園區硬體建設能夠加快,在103年完成基礎建設,105年能夠完工。

中研院原計畫中滯洪池西側配置建築物,包括核心主題研究中心、國際研究生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在修正計畫中都遭到刪除改為人工溼地復育區,只有西南側仍有建築物,學人宿舍改為國家動物實驗中心;開發面積由原規劃的9.6公頃,大幅削減到4公頃,地上樓地板面積則由7萬5千坪,減少為3萬7千坪。

由於開發地區是否為溼地引起許多爭議,翁啟惠在接受中央社訪問時提到,修正案的4公頃建築所在地,集中在原先兵工廠的火工區,其他土地將回復原貌,且兩側山坡坡度若超過30%也不會開發。

翁啟惠指出,開發會朝向「最小開發、維護最大生態」的原則,協調經濟部生技中心、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及國家實驗動物中心檢討建築需求,以最少量體開發,兼顧生態環境為基本原則。

翁啟惠說,將移除部分滯洪池西側填土堆高的草地,與現有滯洪池結合增加到3倍的蓄洪調節能力;未來園區完成後,將依循中研院開放園區的原則,作為參觀及教學輔助場所,推動生態環境教育。

他認為,台灣不是沒有條件發展生技產業,現在是和時間賽跑,希望生技園區硬體建設能夠加快,在103年完成基礎建設,105年能夠完工。

翁啟惠將出席28日的環評諮詢會議,對於專家的意見,他表示中研院將適度修改計畫內容,他也表示中研院的開發計畫大幅更動,會對中研院未來發展有影響,希望被刪掉的部份,能從中研院現有空間中補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