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中國端午節等25個非遺項目,日前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查通過,加上此前入選的崑曲、古琴、木卡姆及蒙古族長調民歌等4項,中國成為世界上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項目最多國家。

中新社報導,中國文化部今天在北京舉行記者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馬文輝表示,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南音、南京雲錦織造技藝、宣紙傳統製作技藝、侗族大歌、粵劇、格薩(斯)爾、龍泉青瓷傳統燒製技藝、熱貢藝術、藏戲、瑪納斯、花兒、西安鼓樂、中國朝鮮族農樂舞、中國書法、中國篆刻、中國剪紙、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端午節、媽祖信俗、中國雕版印刷技藝、呼麥等22個項目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羌年、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等3個項目入選「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他表示,近年來中國非遺工作取得全面進展,如第一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順利進行,國務院先後公布了兩批共102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建立了900多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博物館、民俗博物館和傳習所;文化部先後設立了閩南文化、徽州文化、熱貢文化和羌族文化4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張慶善表示,這次獲得通過的22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是對世界文化有較大的影響。如安徽宣紙、中國雕版印刷技藝、養蠶及制絲工藝等。二是體現文化的多元性,尤其是對少數民族的文化進行了充分的關注。

這次有藏劇、新疆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蒙古族呼麥歌唱藝術、貴州侗族大歌、中國朝鮮族農民舞、甘肅花兒等民族藝術形式,此外,媽祖祭祀儀式的入選也是眾望所歸。

他指出,申報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而非單純追求數量多少,如同世界文化遺產一樣,加入名錄只是提高了知名度和影響力,如何保護還在於每個國家每個地區。

他表示,和世界文化遺產不同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許多內容與百姓密切相關。中國正在積極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產性保護。比如中國的剪紙,其基本功能已經發生了轉化,不再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卻以藝術品的形式進入了審美與收藏的行列。此外,此次端午節申報成功了,春節、中秋節等重要節日都有待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