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氣爆爆出經濟部與高雄市政府為石化管線權責相互推諉,對此,AICA理事長陳朝興打比方說,如果貯放蘭嶼的核廢料發生問題,權責機關到底是中央或地方,答案應該相當明確。

高雄氣爆暴露了高雄石化工業危及民眾生命財產安全,高雄究竟還要不要石化工業,引起各界省思,中華民國藝評人協會今(8)日舉辦「籌辦高雄『石化業轉型與都市安全』公聽會」,希望藉由高雄氣爆事件,冷靜探討。

陳朝興認為,丙烯管線及石化工廠不能與城市區域混雜,應該是離岸、新生地(填海造陸)架設石化工廠,並降低管線率,同時在設置工業區須在邊界開闢至少600公尺的綠帶。他並以歐美為例,指中央到地方都要成立「災防專業單位」。他說,專業單位不僅一般的消防救災,而是真正具有解決處理石化可能引發相關問題的專業人員。

他表示,世界各國都有成立管線安全審查的機構,是由真正專業人員負責,不像高雄氣爆發生後,搞不清楚究竟由誰負責。陳朝興以蘭嶼的核廢料打比方,一旦發生問題,該不是由蘭嶼地方負責吧!

前高雄都發局副局長吳文彥則以「歷史共業」形容石化業與高雄的關係。吳文彥說,高雄從日治時期即規劃為國防工業城市,高雄工業進程則因這項先天條件而一路發展下來,由於石化業沒有專屬路權,造成了石化管線穿越住宅、商業等人口聚集區,也引發大眾疑慮。

吳文彥認為,高雄是複合式城市,也就難擺脫複合性災害,高雄要不要石化業,應該冷靜探討,不能太過激情。他說,日常生活中許多物品都是石化原料提煉,一旦石化業撤出,物品將大幅漲價,恐怕是目前的數倍價格。他認為,大眾應該考量是否能承擔此一負擔。他建議,建立石化專區,將石化業集中起來。

工安代表虞伯樂表示,石化業是高雄重要工業,賴以生存的人口少說也有數十萬,石化業一旦撤出,馬上又製造了社會問題,但石化業不撤出,一樣製造許多問題。但撤與不撤之間可以尋求平衡。他認為,政府應該建立安全機制,將防災體系從中央到地方一條鞕,並減少委外工作,讓經驗傳承,將可大大減低災害發生。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