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日內瓦當地時間11月24日淩晨,經過密集談判,伊朗核問題六國、即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與伊朗終於達成了第1份階段性協定,在經歷了10年坎坷後,讓政治解決伊核問題邁出重要的一步。
根據聯合國新聞中心報導,秘書長潘基文24日在聲明中祝賀伊核問題國際調停六方與伊朗就達成初步協議取得進展,並希望這將成為一個對中東以及其他地區人民和國家具有歷史意義的全面正式協議的開端。
伊核問題六國與伊朗自本月20日起在日內瓦舉行新一輪對話會,原定為期3天的會議一直持續到當地時間24日淩晨。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艾希頓(Catherine Margaret Ashton)當晚代表參加伊朗核問題對話會的各方發表聯合聲明。
艾希頓於聲明中宣佈,各方在深入談判之後就伊朗核問題的「行動計畫達成了一項協議」,提供了長期、全面解決伊核問題的路徑。各方同意作為伊核問題全面解決過程的第1步,在6個月內採取「初步的互讓措施」。聲明說,落實「第1步」的工作將很快展開。
根據中央社2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白宮表示,總統歐巴馬打電話給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跟他商討西方國家與伊朗締訂的國際核子協議。美國和以色列是親密盟邦,但這項核子協議有升高兩國間緊急關係的危險。
白宮發言人厄尼思特(Josh Earnest)說,「總統告訴以色列總理,他希望美國和以色列立刻展開協商,磋談有關全面解決方案的努力。」
聯合國報導中說明伊朗核問題的歷史。2003年初,伊朗宣佈發現並提煉出能為其核電廠提供燃料的鈾後,美國對伊朗核計畫提出「嚴重質疑」;國際原子能機構也通過多項決議,要求伊朗與其合作,終止鈾濃縮活動。
在國際社會斡旋下,當年12月,伊朗正式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並一度暫停濃縮鈾活動。2006年1月初,伊朗宣佈恢復中止兩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伊核問題隨後被提交至聯合國安理會。
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與德國共六國官員多次舉行會晤,尋求伊核問題解決方案,形成了關於伊核問題的「六國磋商機制」。六國與伊朗自2008年7月以來舉行多輪對話,但由於雙方在鈾濃縮、制裁等核心問題上分歧嚴重,談判在此之前一直未取得明顯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