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教育推動10年多卻不見成效,多位立法委員今(2)日召開公聽會,質疑母語課程政策推動不確實,僅為虛設的假性課程,呼籲教育部重視母語課程。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表示,希望12年國教能夠將母語教育列入國高中的必修,讓母語師資人才有所用,並希望國教署能夠像補助原住民語及客語一樣,補助台語教育的教材費用。她也強調,將會持續監督母語教育的進行。

任教於中山醫大台語系的何信瀚表示,時常聽到別人稱讚他的學生台語好,他感到十分悲哀。他說,「我們會去稱讚法國人法文好嗎?這樣的現象代表了台灣的母語教育出了問題」。

何信翰表示,母語教育的問題在於師資不良,由於取得教導母語資格僅需最多72小時的研習,部分教師的母語程度不佳。雖然教育部的資料顯示,母語教學有82%是由正式教師教學,但並非專修的老師,會講台語不代表會教台語,就如同以前曾有美國的水電工來台教英文一樣,整體教學品質低落。

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助理教授丁鳳真痛批,母語教學不是沒有師資,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在2008至2012年5年內,有60位學生取得國民小學教師資格檢定,卻只有4個考取國小正式教師職,因為各縣市學校開出的缺並不需要專業母語教師。教育部對於母語教育的態度,就是「擺爛!讓它死亡。」

另一方面,學校安排母語教育的堂數太少。台灣關懷中心主任周清玉表示,小學生一個禮拜的母語教學時間僅有40分鐘,比英文還少。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蔣為文比喻,教育部對於母語教育堂數,像分乞丐東西一樣。

台灣教師聯盟秘書長郭燕霖指出,12年國教的推動正夯,但「母語教育卻是完全放空。」身處教育現場,他看到教育部對課程的不公平,母語課只有課本沒有習作,也沒有「顯性評量」,如筆試等等來檢視教學成效,沒有評量的課程就如同點心課程一般沒有效果。

陳亭妃說,母語教育的顯性評量不是為了給小孩壓力,而是能確實檢視老師的教學成效。

目前的母語教學資格僅需通過課程研習即可,為了提升教師專業,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委員鄭安住表示,未來取得母語教學資格,除了上課外也必須經過認證,目標是在2015年達到40%,在2018年達到100%。

蔣為文針對此時間表認為,關於認證已講了7年多,卻沒有任何實質進步。國教署副署長黃子騰則回應,若認為時間表太長,也可以再討論壓縮。

針對與會學者要求成立的「台灣母語課程正常化委員會」,黃子騰回應,若此委員會要成立在國教署下,可以迅速完成,若要在教育部名下則要進一步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