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普發一萬現金」登記上路後,詐騙集團急速跟進各種話術與陷阱。刑事警察局近日警示,已有民眾遭以「身分遭盜用登記普發現金」為名的詐騙騙走逾300萬元,提醒社會大眾務必提高警覺,切勿落入假冒政府機關、金融單位或檢警的圈套。
刑事局指出,一名林姓婦人接獲自稱郵局人員的電話,稱她的身分證遭冒用申請普發現金,並將電話轉接至「165反詐騙專線」。隨後,一名假冒警察的男子要求她加入LINE,以「帳戶涉洗錢」為由,多次以詐術操控她,並傳送偽造的傳票與搜索票恐嚇。
當前熱搜:中國突祭旅遊禁令報復高市早苗挺台!矢板明夫:台灣更應展現支持
詐團接著要求林婦將家中現金與金飾裝袋,聲稱要代為「申報資金」以免遭扣押,甚至冒充檢察官要求加入更多假LINE帳號。林婦在層層欺騙下深信不疑,最終將逾300萬元現金面交給歹徒,直到事後才驚覺受騙。
刑事局指出,自普發現金登記啟動後,詐團已出現三類常見手法:
1.假檢警詐騙:假冒郵局通知有人冒領,再轉接至假警察、假檢察官,以涉案、洗錢等理由要求加入LINE並交付財物。
2.騙取金融帳戶:假借協助登記或代領,要求寄送提款卡與密碼,或借用帳戶金流。
3.釣魚簡訊/惡意連結:假冒政府機構發送「普發一萬元」「立即登記」等訊息,引誘點擊偽造網站竊取個資。
近來更出現假冒「中央存款保險公司」寄送釣魚簡訊的案件,刑事局已緊急通報停止網站解析,並查獲假基地台設備,避免更多民眾受害。
刑事局多次強調,政府不會主動寄發簡訊、Email通知領錢,也不會要求至ATM、網銀操作或提供帳戶資料、提款卡與密碼。
為避免受騙,民眾務必記住「普發一萬」防詐4不口訣:
1.不點擊可疑連結
2.不填寫個資帳號
3.不匯款任何費用
4.不轉傳陌生訊息
如接獲可疑電話或訊息,應立即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查證。
刑事局已會同警政署成立「打擊普發現金1萬元詐欺」專案小組,主動蒐報詐騙簡訊、偽冒網站與社群帳號,一旦接獲檢舉或報案,將第一時間通報停權、斷話、停止解析網站,並追查詐團來源。
局長周幼偉表示,隨普發現金政策上路,警方將加強網路巡查與情資溯源,全力阻斷詐團利用政府政策牟利,並呼籲民眾務必以官方網站與財政部資訊為準,共同防堵詐騙。
普發現金的官方網站(https://10000.gov.tw)。 圖:翻攝自165全民防騙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