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綻放1.0年輕世代質性藝術創作聯展」即日起至9月30日在高雄市和平一路215號長青大樓2樓7展出,由高師大美術學系教授阿卜極策展,范思琪、陳又伃、張世綸、陳柏源、鄭秀如、蔡宛歆、蔡宇貞等七位新生代藝術家,聯手透過一系列最新作品,引領大家踏上一場視覺之旅,一探生活的創作靈感。昨(13)日的記者會上,台灣涵畫廊執行長陳子涵(ANN)指出,未來將攜手學校,讓更多藝術學系的孩子,有機會與各國藝術家交流,期許台灣學藝術的孩子也能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阿卜極表示,年輕世代中掃描(搜尋)傾向明確藝術質性創作者的取樣,以繪畫性、書寫性、材質性、數位性面向為形式座標,這次展出做為「1.0 藝術精神性脈絡」的質性藝術發聲,期許開端是無盡未來的「當下」,前行不只是持有時間拓展空間的史觀,而是共時共地的存在。

延燒焦點:高市科學美育協會攜手慈暉園 為特殊院生點亮生命之光

參展的七位藝壇新秀,范思琪畫中寫性如春蠶細絲織心之技,精湛質性藝術耀人心;借繪畫塑形質性的陳又伃,靜觀生活小覷的深邃,懷意侘寂銷融於技藝中;張世綸以風光映心光的繪畫語彙,步上回歸即是永恆之境;陳柏源善用圖像之象,辯證出事物內部哲思秘意;鄭秀如以材質的陰性虛膜直指真相現場,反扣另一種真實狀態;蔡宛歆呈現時空相對境地相間,多重虛實交疊間顯影既遠且近的深度相貌;蔡宇貞深耕時空意念,借室內詩意性空間隱射生命秘境。

陳子涵(ANN)指出,質性藝術創作者筆下把平凡的日常昇華至引人入勝的視覺敘事,在畫布上重現自己瑣碎但珍貴的日常片段,鼓勵藏家及企業主當然還有觀眾發掘及欣賞生活裡細微但隨處可見的美好。

從商界跨足藝術圈,陳子涵頂著日本東大的光環,兩年前在耶穌基督的感召下成立「台灣涵畫廊」,深根台灣當代藝術,以提升高雄文化為職志,希望在這片土地有所貢獻,並進一步與國際藝壇交流,邁向全球藝術市場。

近日涵畫廊開始提供藝術新秀展示自己創作的舞台,希望以一已之力為高雄與台灣藝術界做出貢獻,讓更多有想法、有潛力的明日之星,以涵畫廊作為躍向國際藝壇的跳板。

蔡宇貞深耕時空意念,借室內詩意性空間隱射生命秘境。   圖:涵畫廊/提供

張世綸以風光映心光的繪畫語彙,步上回歸即是永恆之境。   圖:涵畫廊/提供

陳柏源善用圖像之象,辯證出事物內部哲思秘意。   圖:涵畫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