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寬敏基金會與519行動組合共同舉辦的「民間轉型正義推動全國大會」今(26)日在台北登場,為期兩天的活動聚集學者、立委、人權倡議者與政治受難者,探討轉型正義與台灣歷史記憶的深化推進。主辦單位表示,盼透過廣泛對話,重建具有台灣主體性的歷史觀,並強化「同島一命」的社會認同。

辜寬敏基金會董事長王美琇。 圖:辜寬敏基金會提供

王美琇以519行動組合召集人與辜寬敏基金會董事長身份出席,她指出,歷經多場全國性共識營後,深刻體會到光靠設立「白色恐怖記憶日」仍不足以承載台灣歷史創傷的重量。她強調,唯有堅實地推進轉型正義工程,才能讓民主根基穩固。她呼籲社會正視歷史教育的斷層,避免價值混淆與歷史失憶。

行政院轉型正義委員會委員呂昱。 圖:辜寬敏基金會提供

此次大會邀集多位重量級人士參與,包括立法委員張雅琳、國家人權館館長洪世芳、國家人權委員田秋堇、前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委楊翠、228基金會執行長藍士博及政治受難者呂昱等人,現場氣氛莊重而深刻。

前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委楊翠。 圖:辜寬敏基金會提供

張雅琳坦言,在國會推動轉型正義時,時常面臨來自在野黨的阻力。她希望民進黨在立法院的勢力持續壯大,以推動更多歷史真相的揭露與制度性修復工程。

王美琇對當日下午國民黨於凱達格蘭大道舉行的「戰獨裁、站出來」活動表達批評。她指出,當年黨國體制對人民的迫害仍歷歷在目,至今仍未見國民黨為過往傷害公開道歉,反而利用現今民主制度反過來攻擊民主,形成對歷史與現實的荒謬扭曲。

本次大會內容豐富,第一天由東華大學教授楊翠與東吳大學教授陳俊宏分別主講「但願不必有我:一個歷史翻譯者/翻異者的轉型正義行路」與「轉型正義與民主韌性」。此外,包括台灣轉型正義協會、鄭南榕基金會及陳文成基金會等民間組織也分享推廣教育經驗,強化公民社會的記憶建構。

第二天的議程則聚焦於「轉型正義教育」,由呂昱等人引導導讀與分組討論,深化各界對於歷史教育、社會修復與民主永續的理解與實踐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