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數十年來始終處於兩岸摩擦的前線,近日兩岸緊張局勢再度升溫,然而許多金門居民並不擔心,認為中國幾無對金門動武的動機,攻擊金門只會強化台灣其他地方抵抗中國的決心。

中國一艘快艇2月14日越界闖入金門海域,遭海巡署追緝仍拒檢,最後翻覆2死,中國對此做出強烈反應。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許多金門居民表示,中國沒有什麼動機對與大陸關係最密切的金門動武。畢竟,攻擊金門只會強化台灣其他地方抵抗中國的決心,同時促使美國對台灣國防做出更堅定的承諾。

1958年兩岸爆發「八二三炮戰」,又稱「第二次台海危機」,金門在衝突期間遭中國發射近48萬枚砲彈。一名現年73歲的金門蚵農回憶,當年7歲的他在家中蚵田聽見中國砲聲隆隆,眼看砲彈飛來「非常可怕」。

儘管如此,這名蚵農說自己並不擔心砲擊的轟鳴聲會再次響起。

這名蚵農定期造訪廈門,接受採訪當天,他說打算整理好漁獲後,下午前往廈門購物。然而中國的吸引力還是有限的,他強調:「生活在一個民主國家當然還是好得多。」

面對兩岸可能衝突,他的冷靜不僅展現堅忍的精神,也是對金門地位的認可。只從遠處觀察金門,有時會很容易忽略這點。中共想要透過軟實力而非武力,拉攏覬覦但從未控制的台灣,金門是其一絲絲希望。

金門鄰近中國,代表許多金門人與中國民眾具有更直接的親屬關係。金門通常堅定支持對中國採取更親善立場的國民黨。不過,儘管許多金門人要求增加與中國的旅遊及貿易往來,但他們也表示自己珍惜生活在民主國家,對中國的專制體制有疑慮。

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防分析師揭仲評論,當年中國能力有限時,金門曾在遏制中國從海上攻擊台灣扮演關鍵角色。然而隨著中國軍力增長,金門的軍事重要性幾已降至只是一個預警哨所。

如今,保護金門的與其說是軍事實力,不如說是政治及經濟現實。中國如果對金門動武,意味北京不再期待用武力以外的方式拿下台灣其他地方,而這種入侵也會變得困難許多。

「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Cold War Island: Quemoy on the Front Line)的作者、哈佛大學中國歷史學教授宋怡明(Michael Szonyi)說:「除非是為全面入侵揭開序幕,否則我無法想像在任何情境下,奪取金門會是合理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