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枯水期全台水情拉警報,目前主要供應北台灣用水的石門水庫蓄水率已跌破三成。對此,中央氣象署透過一張圖解答,春季易乾旱原因與台灣的降雨季節循環特徵有關,且春季適逢春耕,大多只能仰賴水庫儲水,因此這季節更須節約用水。
針對春季易乾旱原因,氣象署說明,台灣降雨季節深受西北太平洋東亞季風的季節環流影響,大致可劃分為5至10月的豐水期與11至4月的枯水期。豐水期主要降雨量來自於梅雨季鋒面、夏季午後熱對流及夏秋季颱風的貢獻,冬季則是雨量最少的時期,以東北季風迎風面地區的地形降雨為主。
而春、秋這兩季節為台灣乾濕季的轉換期,春季受鋒面或華南雲雨區影響降雨漸增,秋季除逐漸南下的東北季風鋒面降雨外,有部分降雨來自於秋颱等熱帶對流的貢獻,每年的降雨變化大。
氣象署進一步說明,相較雨量少的冬季,台灣的乾旱更常發生在雨季轉換期的春季 。這是因為春季適逢春耕,用水壓力增加但降雨不足,大多只能仰賴水庫儲水。因此若前一年的夏季降水不佳(儲水不足),或當年春季的降雨太晚,就可能在當年發生較嚴重的旱災。
氣象署表示,春季易乾旱原因與台灣的降雨季節循環特徵有關,且春季適逢春耕,大多只能仰賴水庫儲水,因此這季節更須節約用水。 圖:翻攝自中央氣象署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