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知名兩性作家「H」陳鴻儀驚傳罹患攝護腺癌3期,目前仍在治療中,不過他的愛情生活不受影響,上個月他與迪化街網紅「Selena」陳珮甄雙方認愛,今(1)日首次共同出席癌症講座,除分享了自己的抗癌心路歷程,陳鴻儀也以自身經驗鼓勵癌友,表示性功能目前還在恢復中,但仍可以交到女朋友,要癌友不要放棄希望。

因為罹患攝護腺癌,陳鴻儀成為「性福」友善大使。他回憶去年7、8月份,自己正和一個比他小20幾歲的女生交往,他表示,在那段關係裡自己很痛苦、很掙扎,且每日都要喝酒、也無法好好睡覺,一開始他發現自己身體能力下降,原以為只是男性更年期,但驗血結果竟是癌症,他表示,自己當時的PSA值(攝護腺癌判斷數據)高達17,但正常值應為「4」,他多了將近4倍。

提到吃藥的副作用時,陳鴻儀表示,吃藥讓他無法正常勃起,且當時開完刀後術後會漏尿,急著工作的他就算包著尿布去會工作。雖然狀況也不如過去,但陳鴻儀表示自己並沒有放棄希望,他鼓勵癌友,雖然現在他在「性方面」還不是很方便,也表示自己「那方面不行」!「我還是可以交女朋友的阿!」

據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說明,攝護腺又稱前列腺,為男人特有的一種腺體,而攝護腺癌之發生率與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攝護腺癌好發於50歲以上男性(99.9%)。攝護腺癌15%與家族遺傳以及基因有關連。如果父親或兄弟罹患攝護腺癌,個人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為常人的2倍。若父親與兄弟都罹患攝護腺癌,則增為4倍。遺傳性攝護腺癌:若家族有人於55歲前罹患攝護腺癌,則個人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增為5倍。所以家族罹患攝護腺癌的人數與年齡為最重要的決定因子

而慢性的發炎已證實與大腸癌、食道癌、胃癌、膀胱癌以及肝癌的發生有關。攝護腺癌的發展也與慢性發炎有關。目前累積的證據顯示攝護腺癌與感染有關:有性病史或攝護腺炎的男性有較高的機會得到攝護腺癌。 其他可能影響因素包括:

1) 性生活頻率:由於頻繁的性生活與非專一性伴侶易得性病,故有人認為這與攝護腺癌的發生有關。但也有研究顯示,男性20歲至30歲之間每週有五次以上射精,較不易得攝護腺癌。

2) 輸精管結紮:目前仍無定論,但似乎沒有影響。3) 高脂飲食:高脂飲食,尤其是不飽和脂肪,會提高攝護腺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