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 8 月 21 日,澳大利亞政府宣佈斥資 17 億美元,從美國採購高科技導彈,澳大利亞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理查·馬勒斯(Richard Marles)表示,這是「將對手從海岸拉遠,並保證澳大利亞人安全」所需要的。

據英國《衛報》指出,其中在花費 13 億美元購買 200 餘枚之後,澳大利亞成為繼美國和英國之後,第三個擁有「戰斧」巡航導彈的國家,這將提高 3 艘霍巴特級防空驅逐艦的能力。而就在幾天前的第 49 屆澳大利亞工黨全國大會上,許多人紛紛對「AUKUS」核潛艇協議提出質疑,認為這對澳大利亞構成風險,不符合國家利益。

除了購買先進導彈之外,澳大利亞政府還希望大力發展自己的導彈製造能力,但對此政策,澳國內的國防智庫也不認同,認為此舉在沒有美國的支持下根本行不通,且「成本太高」、「好處有限」、「不會改變衝突發生時的結果」。

這些導彈的打擊範圍為 1,500 公里,鑒於澳大利亞遠端防禦能力的差距,在澳方最近的國防戰略評估中,這些導彈被認為是「必要的」。今年早些時候,澳大利亞還要求美國出售先進的遠端反輻射導彈,美國國會在 2 月份考慮了這一要求。

美軍戰斧巡弋導彈。 圖 : 翻攝自今日頭條

《衛報》指出,澳大利亞政府宣佈 17 億美元的導彈支出的幾天前,總理阿爾巴尼斯所在的工黨剛支持和批准了AUKUS核潛艇協定。不過,工黨全國大會內部的激烈辯論顯示,對澳大利亞轉向核潛艇計畫以及加強同美國結盟方面存有分歧,一些工黨人就地區軍備競賽的風險向政府部長們提出質疑。

正因如此,在黨內會議批准核潛艇協議的同時,工黨還在一份詳細聲明檔中強調,澳大利亞不能「被指揮」加入任何其他國家的軍事行動之中,不允許其他國家將澳大利亞拖入戰爭。這一內容雖未點名具體國家,但其實就是指的美國。

而澳防長馬勒斯在解釋導彈採購時,延續了這一論調。他說 :「我們正投資國防力量所需的能力,以使我們的對手遠離我們的海岸,並在我們今天生活的複雜和不確定的世界中保護澳大利亞人的安全。」馬勒斯也說,「俄烏衝突表明,不僅要有戰爭儲備,而且要有國內導彈製造業,這一聲明將有助於實現這一目標。」

據《衛報》稱,澳大利亞還計畫從 2025 年開始發展自己的導彈製造能力。今年 4 月該國發佈的國防戰略評估報告,就呼籲澳大利亞國防軍發展遠端精確打擊目標的能力,並在澳大利亞北部建立一個更強大的基地、港口和軍營網路。

不過,澳大利亞陸軍研究中心的一份最新報告提出了異議,並警告稱,澳大利亞政府希望推動國家「自力更生」,但若無美國的支持,澳方推動發展和部署自己的導彈作為阻止衝突的手段是缺乏可信度的。報告還認為,澳大利亞以遠端打擊能力作為威懾工具的好處有限,因為這只會增加成本,而不會改變衝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