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報告顯示,北韓7月初試射的「火星18型」新型洲際彈道飛彈(ICBM),由於該款能採用固體推進劑,成為北韓目前最具威脅性的導彈,另外,該款導彈在物理及飛行軌跡的數據上,與俄羅斯的「白楊-M」洲際彈道飛彈「幾乎一模一樣」,應為俄羅斯提供技術的合作成果。
據《商業內幕》引述CSIS資料報導,北韓的「火星18型」導彈採用固體推進劑,相比於先前使用的液體燃料,除了大大縮短了發射準備時間,還可以能在洲際範圍傳遞「大量載荷(payload)」,同時部署「誘餌罐(decoy canister)對策」。
報告指出,這種新技術「如果沒有來自俄羅斯政府及其科學家的合作,很難解釋這些先進技術的突然出現」。內文更進一步指出,該款飛彈迫使美國必須考慮更多飛彈防禦概念,包括使用無人機攔截器。
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7月接見俄羅斯國防部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時,曾展示北韓各種自行研發的武器,就包括火星18洲際彈道飛彈。這是一種可攜帶核彈頭的飛彈,在平壤不顧聯合國監管意圖,持續研發下問世。
北韓 7 月 27 日慶祝「祖國解放戰爭勝利70週年」閱兵,金正恩(右)與到訪的俄羅斯國防部長蕭依古(左)互動有說有笑。 圖:翻攝朝中社(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