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台灣第一檔ETF台灣卓越五十基金(0050)掛牌以來,已經邁入第20個年頭,截至5月底止,國內ETF掛牌檔數237檔,不僅呈現百花齊放的榮景,並且,總管理資產規模達到2.92兆元,這個數字,也超越所有境內「非ETF」基金的2.68兆元。

「在全世界都能看到資金流入ETF商品的現象,但台灣速度算是更快。」對於ETF大受理財族青睞,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首先解釋,ETF的高透明度、低成本與交易方便等優勢,已讓ETF在全世界都受到機構與零售客戶的認同。但從全球來看,被動式基金占比約一○%到十五%,而台灣主動式與被動式基金的規模比重更已來到幾乎各半,這部分,與業者的全力推動有著必然關聯。

他觀察,近年來投信業者積極發行對應各種市場、各種資產類別、各種主題的ETF,以滿足投資人資產配置的需求,並且投入許多心力在教育投資人,都讓台灣投資人對ETF的接受速度比國外更快。「ETF市況熱絡,其實對投資人或業者及資本市場來說,都是三贏。」張雍川說。

債券ETF》殖利率走高吸引力大增

而金融環境的變化,也是促成各種商品推陳出新的關鍵之一。例如去年以來受到市場關注的債券型ETF,張雍川解釋,以前債券殖利率2%,大家都覺得沒有吸引力,但隨著美國聯準會升息,現在就算是並未標榜高配息的「投資等級債券」,殖利率也都能來到5到6%,對投資人來說,這是一個長期配置固定收益不錯的工具。

他透露,以往購買債券型ETF的大約98%都是機構法人、特別是以壽險為主,但經過美國暴力升息後,零售客戶開始積極參與,各家業者也抓準時機發行許多相關商品,目前零售客戶占比已來到12%左右。

對於此類商品的看法,張雍川分析,市場認為聯準會升息接近尾聲,甚至明年有機會降息,因此不少投資人購買長天期美國公債ETF,因存續期較長,據推算,當聯準會降息,利率每降1%,債券價格會上漲17.5%。此外,美國長天期公債殖利率約4%,也相對具有吸引力。

(閱讀全文…https://bit.ly/3rtdDhO

(本文獲《今周刊》轉載,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386期)

3萬元「房貸補貼」要入帳了!首波25萬戶「這時間」撥款 第一批名單有你嗎?小心漏做1事「視同放棄」

https://bit.ly/46HxvOb

李玟頭七/40億遺產Bruce想繼承有機會?Coco早設防!房產全沒貸款、用「長命契」鎖住權利

https://bit.ly/3Dt15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