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馬克宏今天啟程往美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馬克宏第二任期的首次訪美,也是拜登就任總統以來首次有外國元首對美國進行國是訪問。
美國方面表示,話題將廣泛包含烏克蘭、中國大陸以及應對氣候變遷;法國則凸顯「不結盟的盟友」立場,並強調馬克宏反對美國推動的保護主義,希望美國總統拜登同意豁免受「降低通貨膨脹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影響的歐洲工業企業。
按照既定公式,法國是美國獨立戰爭以來美國最老的盟友,華盛頓選擇此次首次國事訪問「是給予法國而不是任何其他歐洲國家的榮譽」。
2021年9月,華盛頓宣布與澳大利亞和英國結成AUKUS聯盟,不只從法國眼下搶走了向澳大利亞提供潛艇的大型合同,並將法國排除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聯盟之外,彼時巴黎高分貝的憤怒鬧得世人皆知,除指責美國背信棄義,還召回了法國大使。拜登則在10 月羅馬的一次會議上承認美國對這一事件的處理「笨拙」。
巴黎和華盛頓日漸化干戈為玉帛
這一年以來,巴黎和華盛頓日漸化干戈為玉帛,馬克宏訪美被視為美國安撫北約盟友努力的頂點,尤其馬克宏是最強烈主張歐洲「戰略自主」的領導者之一。隨著英國退出歐盟,德國更加關注內部,馬克宏是美國人的重要對話者,雙方都繼續支持烏克蘭,同時尋找結束戰爭的方法。
不過,法國官方強調,「我們不是一致的盟友,是不結盟的盟友」,在共同聲明外,馬克宏希望有嚴肅的對話。
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大量武器,但若分裂的美國國會拒絕批准從明年開始向基輔提供同等水平的援助呢?而且,在短期內,為取代被切斷的更便宜的俄羅斯管道天然氣,歐洲人現在必須支付高昂價格購買美國船載液化天然氣,怒不可遏的法國還遭受雙重能源打擊,因為大部分核電站或因到期或因進行維護,都處於離線狀態。
馬克宏8日就對法國業界高層表達他的不滿:「美國生產便宜的天然氣,卻高價賣給我們。除此之外,他們又採取了大規模的國家援助措施補貼某些產業,削弱我方計畫的競爭力。」
不過,法蘭西特有的外交基調也困擾著美國。自俄羅斯入侵以來,馬克宏雖完全支持基輔,卻也與莫斯科進行對話,以便在烏克蘭人決定時,回到談判桌結束戰爭。法國將於12月13日在巴黎組織支持烏克蘭民間抵抗的會議,同時又將在未來幾天再次與俄羅斯總統普京交談。儘管愛麗舍宮表示,馬克宏與俄羅斯國家元首的會談是根據需要進行的,而不是依據慣例進行。
愛麗舍宮表示,馬克宏希望向俄羅斯方面重申法國的要求,也就是俄羅斯軍隊撤離烏克蘭,恢復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他還致力於要確保俄羅斯人佔領的烏克蘭南部紮波羅熱核電站的安全。
拜登對中國採取更強硬政策 非歐洲觀點
儘管俄羅斯的入侵迫使拜登政府重新聚焦歐洲,但美國仍將在經濟競爭和安全方面對抗中國作為其主要戰略重點。尤其,美國和歐洲對於中國議題採取的立場並不相同,拜登政府將北京的競爭視為主要外交政策軸心,對中國採取更強硬政策,但這並非歐洲觀點。
普京的戰爭讓法國和美國在經濟問題上發生分歧,馬克宏希望在大西洋兩岸對衝突造成的危機,以及更廣泛的生態轉型和與中國競爭等問題上,雖然不能對中國採取完全相同的政策,但政治議程需要能夠做出重新同步的經濟反應。
所以,法國心中已有定見,外交的論述是,當前顯然存在中國挑戰,法國能協助讓歐洲聯盟(EU)其他成員不再天真看待中國,但美國不能在中國議題上要求歐洲幫忙,又用降低通膨法對待歐洲。
拜登政府以抗通貨膨脹之名,提出《降低通貨膨脹法案》(IRA)計劃對能源轉型進行大規模投資,提供4000億美元巨額補貼幫助未來產業回遷美國本土,其中包括電動汽車、電池和可再生能源。此舉讓已經深受能源價格困擾的法國和歐盟都擔心會扭曲競爭,並促使歐洲工業遷往美國令工業資本大量流失。
降低通膨法在布魯塞爾(Brussels)的歐盟總部和歐洲多國引發爭議,他們認為相關補貼具有「歧視性」,目前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捷克貿工部部長西克拉(Jozef Sikela)就表示,「這對歐盟來說不可接受。目前看來,該法內容充滿極端保護主義,將損害歐洲的出口。」
由於俄羅斯削減出口導致能源價格飆升,這場戰爭給歐洲造成的經濟損失比美國更嚴重,而歐盟官員表示,拜登的綠色補貼計劃文本是生態進步主義與工業民族主義結合的典範,威脅到歐盟的工業。
來自盟友的保護主義令歐洲人深受打擊,馬克宏批評美國降通膨的綠色方案,也對美國以高價向歐洲出售液化天然氣表示不滿,認為這種行為不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也不友好,他之前就提高了反對美國推動的保護主義的聲音,「我認為這樣不友善,月底我將秉持友好精神前往華盛頓…坦率要求公平競爭。」
巴黎尋求擺脫美國《降低通貨膨法》的束縛,企望與拜登進行具有挑戰性的會談,馬克宏希望拜登屆時能夠同意給與歐洲工業企業豁免權。
美國仍將在經濟競爭和安全方面對抗中國作為其主要戰略重點。圖為拜登及習近平出席G20峰會面對面會談。 圖:翻攝自Twitter(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