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在今年九合一大選局勢看好,黨主席朱立倫曾喊出「16席以上、六都過半」目標,但到了選戰最後關頭,國民黨真正掛在嘴邊口號是「北北基桃」全勝,不僅因選戰主軸是「決戰北台灣」,看中的更是「北北基桃」合計多達上千萬人口的戰略價值,尋求為2024大選佈局搶下優勢。

回顧過去地方大選,結果多由國民黨佔優,2018年更因蔡政府支持度低迷、韓流效應發酵,讓國民黨大勝一舉拿下15縣市,但在2024中央大選的民進黨「抗中保台」策略與韓國瑜落跑效應的夾殺下,國民黨慘敗跌落谷底,政黨支持度低迷至今。

為了不重蹈覆測,朱立倫今年的兩大選戰重點,一是力拚奪回「北北基桃」北台灣4縣市,另一個是在競選連任的執政縣市外,其他提名人選形象盡可能理性、中道、正面,雖在選戰初期引發國民黨多次內鬨,但朱立倫的堅持不無道理。

原因在於,2018大選國民黨雖拿下15縣市,北台灣卻僅有侯友宜守住新北市,過去國民黨長年執政的台北市、桃園市、基隆市都拱手讓人;但台灣2350萬人口中,光「北北基桃」就佔了將近一半的1000萬以上人口,誰能拿下勝選至關重要,加上國民黨已掌握優勢的中台灣與東台灣,2024有望讓國民黨形成「北、中、東」包夾南台灣的優勢局面。

且國民黨即使掌握地方執政優勢,近年在中央大選仍屢戰屢敗,關鍵因素在於兩岸議題,「九二共識」成了國民黨拔不下的魔戒,讓反中情結日益加劇的台灣民眾完全對國民黨失去信任;除非「中國國民黨」改名叫「台灣國民黨」,至少改叫「中華民國國民黨」或許有機會翻身,但對國民黨來說,這恐比解散政黨還困難。

由於過去20年逐漸流失青年選票,更失去主流民意的支持,只剩下深藍和長者的支持,讓國民黨不再是大黨,國民黨要重新站起來,勢必得重拾中產階級和年輕選民的信任,因此,如何先拿下地方大選,甚至在中間選民結構占比大半的「北北基桃」站穩腳步,將優勢確實延續到2024是接下來的關鍵課題。

藍營意識到,若國民黨政黨形象與兩岸路線在中央選舉又變成負面招牌,不論2024黨內由誰出線,都可能因民進黨的「抗中保台」戰略又陷入被動。而淡化政黨色彩與意識形態,或許是眼前較可行的解方,最鮮明的例子,就是新北市在2020年大選及公投結果都是綠大於藍,侯友宜支持度卻居高不下,再加上盧秀燕在台中市的成功,更讓朱立倫確信,複製侯友宜、盧秀燕所走的中間路線,將是國民黨尋求重返執政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