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在「喜怒哀樂之未發之中」邏輯思路上卡關良久,助他衝破關卡的,便是知識積累與反覆思辨。詩作第三句「問渠」如何學習?在《朱子語類》〈學四•讀書法〉裡給出了答案,「讀書以觀聖賢之意,因聖賢之意,以觀自然之理。」意思是經由讀書來吸收、察識德行高尚與博通事理者的想法,透過這些聖哲賢士的思想,去辨證及體悟自然運行的真理。從聖賢之意觀自然道理,這種緊扣「源頭活水」的真諦,正是朱熹一生「讀書窮理」的主張。

楔子

大學之道「誠其意者,自修之首也。」執著於這分理念追求,人生已走到易簣之際的朱熹,仍奮力起身調整「為善」的思想。所謂「誠其意,毋自欺。」想做到為善去惡不自欺,就必須時時檢視內心自發的不誠意心理。朱熹一生對於《大學》學問之究理,用力最深,且最有心得。他看齊司馬溫公(司馬光)傾盡畢生精力修撰《資治通鑑》的精神,苦心鑽研《大學》之道便著眼於此,他堅信,唯有通過此道,方可真讀書。

在探究《大學》「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目」中,朱熹尤重「格物」與「誠意」兩大基本功,他領悟「格物」工夫,能得者稱「覺」,不得者稱「夢」,是作「夢覺關」。釐正「夢境不真」,「夢覺虛幻」,唯有超出夢覺分別、跳脫生死相待,才得穿透「夢覺關」,獲致真覺醒,臻於「不夢」大覺之境地。

他貫通「誠意」之學,稱能得者是善,未得者是惡,為「善惡關」,也是「轉關處」,更是得來是「人」,不得是「鬼」的「人鬼關」。他解釋「誠」是「實」、是「真」,是「表裡如一」發自心坎裡的「真情」,並非只做作給外人看的「意」。然而,「誠意」需有「格物致知」作基礎,只要「夢覺」關卡沒理透,很難「明理」,自然無法在待人接物上「誠其意」。當過得了「格物」與「誠意」兩修為,後面五目修習便一目易如一目。

得力於先「釋」後「儒」的經歷,他在晚年工夫論裡,已悄然相容禪門於儒學之中,如論「真知」與「誠意」時所言的「流注想」與「一刀兩斷」等,這些受大乘「唯識學」默化影響而鞏固儒道的創念,不但毫無違和感,反見獨樹一格,足見思惟格局寬廣遼闊。

思辨

朱熹窮其一生,以「理學」思路注解《四書》,視《四書》為聖人「成聖之道」的精進歷程,鼓勵欲效法聖道而習閱者,應以《大學》定其規模為先,《論語》立其根本為次,再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最後研讀聖賢相傳「道統」之精義,即工夫最密、規模最大,貫天人之學最高境界的《中庸》,從中探取古人的精妙。

自六歲玩耍於沙洲,手指畫八卦,向父親詢日問天;十四歲涉獵佛禪與老莊,到三十一歲定儒、佛之辨後,朱熹執弟子禮師事李侗,始傾心專注儒學工夫。李侗精通「伊洛之學」,為北宋大理學家程頤再傳弟子,提出「理與心一」,主張「默坐澄心」、「體認天理」,解釋人未遭受外界干擾而產生任何情緒前,心裡的平和自然狀態,就是《中庸》所論「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的道理。

從學李侗起,透過日用工夫追求「未發之中」,朱熹雖有所得,卻難解喜怒哀樂未發之義的奧祕,直到李侗仙逝,仍陷於苦思不得其解,後因緣相識「湖湘學派」大儒張栻,二人歷臨安、豫章兩次會見,張栻引介其師胡宏《知言》思想,再經書信頻繁切磋「未發」意旨,朱熹自「天命流行之體」說「未發之中」,辨析「未發」、「已發」乃「性」為「心」體,「心」為「性」用,是同為「體」、「用」的關係。「中體」就是冥冥主宰「人」的創生實體,既幽遠深邃,且永不停歇,遂得悟「未發為性,已發為心」的「中和舊說」觀點。

得此體驗,身心無比暢快,朱熹舉眼透書窗,凝眸望水塘,見池面清朗如鏡,水天浮一色,之所以淨塘澄澈,根源於清流瀉注,而自我「未發」得參透,抑仰賴學問積漸之功,豁然頓開之情猶似一絕,當下文思湧現,信筆揮灑詩句「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年,宋孝宗乾道二年。

隔年,朱熹訪張栻,在潭州進行長達兩個月的第三次深度交流,進一層思索並接受了湖湘學派「先察識後涵養」主張。

詩作新譯

觀書有感 其一朱子舊說詩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小小池塘,似明鏡般敞亮通透,可與水面反照的藍天白雲交相輝映,池水因何如此清澈?那是有處涓涓不壅的活水源流。詩作明白點出,讀書誘發出「性」、「心」交融循環的微妙處,是朱熹窮理得解「『舊說』未發之中」為「體」、「用」關係後的心得。能將一冊小書裡所蘊藏的知識讀個通透,光是字句散放的哲理就足以幻化人生,若要思路永保清晰,唯有多讀書。作品妙法自然,告喻博大精深的哲思理趣。

「半畝方塘一鑒開」

喜怒哀樂是人類與生俱來,這種壓根兒微不足道的本性,卻是能否深入《中庸》真理的關鍵之門,「未發」就是一種察識門道的工夫,需要用心啟發。

「半畝方塘」形容很小的水塘,實喻人的方寸之心。「鑒」指盛滿水的銅盆像一面鏡子可以照人。依《周禮•秋官》記載「以鑒取明水于月」。「鑒」字在《說文解字》卷十五中,許慎解釋為大盆;東漢經學家鄭玄注《周禮》時,則歸鏡屬。其後通解為鏡子。古代鏡子慣以薄簾遮蓋,稱作鏡袱,用鏡時打開。「開」指啟發。「半畝方塘一鑒開」簡言之,掀開鏡袱的心似明鏡般,神志頓時清爽開朗。

「天光雲影共徘徊」

仔細琢磨本性「未發」過程,在性體恆長不變與心用無止運動交織變化下,根本因凝聚與緣起體不滅,似流雲舞長空映入水中,循環反覆成就風雲感會。

「天光雲影」本指空中因水氣相疊而形成的雲層,經陽光照射後所呈現的多元雲體形狀。此處曉譬書中知識所蘊涵的豐沛哲理。「共」作分享、提供之用。「徘徊」為一種反覆思辯的過程,隱喻思路順暢通達。「天光雲影共徘徊」詩句主體表達的是,書中哲理是供給思路暢達的必要養分。

「問渠那得清如許」

未發之中,「中」著重於本體,是為人處世核心的本質。惟心、性會隨著時空環境而變化,要如何做好人格修養、心性陶冶,並匡正行為,臻至和諧之境呢?

「渠」字是這首詩作真正的「詩眼」所在,表面如通解作第三人稱代詞,指塘水,然忽略朱熹頓解「未發之中」的含意,「渠」字實際意指「中」字,「中」講求人的處世原則,倘若人的心、性不因外界影響而變化,那麼人際間就不易有情緒上的糾葛產生,當然,這只是不存在現實中的理想狀態,現實生活裡,人們渴望追求的是「和諧」,「和」其實是「中」的表現形式,即「中庸之道」所要求的終極修養目標。「問渠哪得清如許」藉「中」引「和」,點出「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核心,回歸「致中和」境界。

「為有源頭活水來」

讀書先觀聖賢之意,再觀自然之理。掌握知識與日俱增,無盡翻新脈動,只有不斷學習,接受新觀念,就像源泉混混,才能永保思惟曠若發矇清新靈動。

「為有源頭活水來」係形容天地萬物的根源,似流動的水源源不絕。喻指要從書裡不斷汲取新知識。朱熹在「未發之中」邏輯思路上卡關良久,助他衝破關卡的,便是知識積累與反覆思辨。第三句「問渠」如何學習?在《朱子語類》〈學四•讀書法〉裡給出了答案,「讀書以觀聖賢之意,因聖賢之意,以觀自然之理。」意思是經由讀書來吸收、察識德行高尚與博通事理者的想法,透過這些聖哲賢士的思想,去辨證及體悟自然運行的真理。從聖賢之意觀自然道理,這種緊扣「源頭活水」的真諦,正是朱熹一生「讀書窮理」的主張。

【詩人簡介】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小名沋郎,小字季延,齋號晦庵、考亭,晚稱晦翁、遯翁,又稱紫陽先生、紫陽夫子、滄州病叟、雲谷老人等,諡文,稱朱文公。為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南宋著名大理學家,徽州婺源人士。與北宋程顥、程頤合稱「程朱學派」。十九歲中進士,歷任泉州同安縣主簿、南康軍知軍,提舉江西、浙東常平茶鹽公事,漳州知州、秘閣修撰,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撫使等,曾為甯宗皇帝講學。一生倡導「格物致知」,提出「三綱五常」是社會永存不滅的最高道德標準。著述繁富,有有《四書章句集注》、《楚辭集注》、《周易讀本》、《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後人輯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語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