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委員鄧振中16至18日訪問英國,與英國政界及智庫代表會面,交流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經驗。他告訴中央社,台灣必須把自己準備到最好、腳步絕不能慢。
爭取加入CPTPP是條充滿考驗的長路,涉及申請方與CPTPP既有成員國以及與國內各界的溝通,台灣是否準備好應對國內、外各項利益矛盾與質問?鄧振中說,台灣的策略就是儘量把自己準備好,且「別人可以慢,我們不能慢」,否則可能會「發生別的事」。
「台灣國際關係最大的問題就是中國」,鄧振中說,北京一再無理反對台灣參加任何國際組織和機制,包括CPTPP。不過,台灣和中國都是CPTPP申請方,理想的狀況就是各自努力、不彼此干擾,「照規矩來」,憑實力、客觀標準以及與各國的相互利益獲准入會。
CPTPP於2018年12月生效,目前有加拿大、日本、新加坡、澳洲、紐西蘭等共11個創始成員國。
英國去年2月正式申請加入,中國、台灣則分別在9月16日、22日宣布提出申請,相隔約一週。
英國是CPTPP於2018年生效以來第一個申請加入的國家,其與各國協商、爭取加入的過程被視為極具指標性。
CPTPP對入會案一律採共識決。過程中,既有成員國有權各自對申請國提出關切議題。
儘管英國有發達的經貿和金融體系、成熟的法規制度,且11個成員國中有6個是大英國協成員、9個與英國已簽署貿易協定,脫歐後的英國更是持續積極與世界各國洽簽貿易協定、強化在印太區域的經貿部署,CPTPP在英國2月申請入會後,時隔4個月(即當年6月)才經共識決成立工作小組審核英國加入資格,英國並與各國展開準備階段的協商。
9月,英國參與工作小組第一次會議,這才進入正式協商與後續審查。
今年2月,英國完成入會程序自去年6月以來第一階段的法規制度面審查,邁向第二階段的市場准入、關稅、進口配額等實質談判。國際貿易大臣屈維里安(Anne-Marie Trevelyan)5月下旬指出,英國可望今年底獲准加入。她形容第一階段審查是一連串考試。
鄧振中說,儘管英國不是太平洋區域內國家,CPTPP成員國一致對英國入會樂見其成。根據部分成員國官員的說法,他們期待透過英國申請案確立CPTPP高標準門檻。
台灣耗時約12年,終在2002年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過程中遭遇中國干擾、要求先於台灣加入WTO。鄧振中指出,以CPTPP標榜的高標準,中國恐難期待成功故技重施。
至於英國經驗能給台灣什麼啟發,鄧振中說,據英方與他分享,CPTPP對法規制度和執行實務的審查十分嚴謹、細膩,會要求申請國提供許多資料和詳細說明,過程中申請國也必須徵詢本國國會和業界意見,一來一往十分耗時。
鄧振中指出,台灣有必要預先模擬各成員國可能提出的問題,作好萬全準備,機會一來即可全力發揮。
鄧振中上一次訪問英國大約是10年前。問他對於台英經貿關係的想法,他說,脫離歐盟自主行動的英國積極與各國發展經貿連結,在亞洲也很活躍,自然不能忽視台灣。
台灣與英國目前一年舉行一場次長級經貿對話,這是雙方最高層級的經貿會議。鄧振中認為,如今世界局勢變化快速,一年一次對話顯然「太少了」、難以深入。
是否可能增加對話次數?鄧振中說,有很多方法可以增加,提高次長級對話頻率不是唯一選項。至於台灣是否可能與英國簽署貿易協定,鄧振中說,「不排除」,但尚未展開正式協商。
根據英國國際貿易部最新統計,2021年台英雙邊貨品與服務進出口貿易額總計達83億英鎊(約新台幣3015億元),較2020年上升約17.9%。其中,英國去年對台出口額約41億英鎊(較2020年上升40.4%),自台灣進口額約42億英鎊(較2020年上升1.8%)。
英國對台出口以「服務」為主,占對台出口總額64%;台灣對英出口以「貨品」為主,占對英出口總額77.3%。
台灣去年是英國第28大貿易夥伴,占英國貿易總額約0.7%。
自2012至2021年共10年期間,台英雙邊貿易額穩定成長,由2012年的55億逐年增加至2021年的83億英鎊。英國對台貿易入超情況也逐年縮小,至2021年已趨於平衡。
在外國直接投資(FDI)方面,英國2020年投資台灣29億英鎊,占英國對外FDI總額約0.2%;台灣同年投資英國4億8300萬英鎊。